既然她們以后都是對立面了,自己也就不夾在中間當討人嫌了。
“我要離,你們不懂。”
王海帶著高建成回山川村的廠里了,石柱連忙去鎮郵電局打電話給杜紅英。
“嫂子,這事兒咋整?”
“我也不懂這個程序,不過你可以去幫忙問問,最好能找個律師什么的,要斷就斷個一干二凈。”
高建成和張桂蘭要離婚,杜紅英是拍雙手歡迎的。
咳,那啥,自己有點幸災樂禍了哈。
沒辦法啊,她的心眼就是這么小,看張桂蘭不痛快了她心里就痛快極了。
更何況她覺得高建成是非觀念還是很強的,好人就不應該被張桂蘭這樣的女人拖累一輩子。
放下電話,杜紅英高興得直哼哼。
“你這樣做好嗎?”
哪有公婆離婚媳婦高興的唱歌的。
“沒什么不好的,少來夫妻老來伴,張桂蘭可是嫌他這個伴得很呢,孩子他高爺爺也才五十出頭,離了張桂蘭沒準兒還能找個老伴。”
“你還要給你公公找一個老伴?”
“是啊,有機會就一定給他找一個,找一個比張桂蘭年輕漂亮溫柔體貼的,氣死張桂蘭最好。”
牛麗麗太看不懂杜紅英了,總覺得這事兒邪乎。
“對了,三姐,萌萌確定不來我們家做事了,以后這個家就全交給你了。”
“好,家里也沒什么事兒。”牛麗麗道:“李萌萌是要干啥呢?”
“她和石靈要擺攤賣衣服。”
“現在的年輕人真能干。”牛麗麗想但凡我年輕個十歲,我也跟著她們干。
“三姐,你先幫我把小五帶到三歲上托兒所,回頭你也跟著她們去賣衣服。”
“我,我怕是賣不掉噢。”
“三姐,我相信我的眼光,你可以的,肯定可以的。”
杜紅英一貫會打雞血。
主要是她認為自己都可以做到的事,別人比她聰明更應該能辦到。
石靈和李萌萌這對妯娌準備賣服裝也是杜紅英出的主意。
沈大娘帶著四個兒子去了京城上學,家里就用不上那么多人了。
馬二娃兄弟倆去沿海拿貨就給自家的老婆買了連衣裙回來。
兩個初為人婦的女子先還不好意思穿,穿上后看到大姑娘小媳婦驚羨的眼神后石靈敏銳的發現這也是一波商機,正好蘭英的棉紡廠出了一批夏天的瑕疵碎花布料做裙子正合適。
石靈拿不準的事兒就會給師傅打電話討主意。
杜紅英只給她三個字:大膽干。
因為家鄉經濟發展好,小攤小販活躍管得也不嚴格,所以她們準備做服裝生意杜紅英是很看好的。
別的不說,經她指點爹在尖子山村搞了一個家具廠的作坊生意都不錯。
開干不到三個月就完全實現了盈利,又因為他們的手藝不錯,木材也好,訂單源源不斷,讓三姨婆家的生活都變了一個樣了。
連大表叔于興石都有人上門提親,娘說是一個寡婦帶著兩個孩子。
杜紅英都不敢想那樣的家庭再多出兩個孩子又會是什么情況。
結果冬梅娘說日子是好是壞都得過,三姨婆的意思是只要能成家就好,那女子也才三十出頭,還能生一個娃娃,好歹給于興石留一個后也能成一家人。
杜紅英承認這種想法很正常。
都說飽漢不如餓漢饑,上輩子自己也是沒能生孩子,看著別人兒女繞膝心尖尖都是痛的。
聽爹說于興石的木工活做得很不錯,成了家具廠的土師傅,有手藝在身養一家人應該也沒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