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京城的孩子學這么多的嗎?”田靜干脆過來幫忙拔雞毛。
“哎,別說你心驚了,我也是心驚得很。”杜紅英能說話:“那是真有條件,你說這學其他語種的娃娃吧,家里八成就有一個精通這些語言的外交官,再差也會有一個翻譯。那都是他們自己在家由家人教育的。”
“那浩然他們學了啥?”
“學了打靶。”杜紅英哭笑不得:“上房揭瓦爬樹掏鳥窩水里摸魚地里摸瓜泥里滾打,這些都是高志遠教的。”
親爹教的多都得雜,小子們在鄉下就玩得花。
杜紅英已經放棄管教了,用高志遠的話說:只要沒危險不犯法就隨便玩兒。
她也忙得很。
石靈和李萌萌此時正滿眼興奮的看著她。
“我的意思你們聽懂了嗎?”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妯娌倆真的是一樣的萌。
說了半天她們就看著自己。
杜紅英就搞不明白她們心里的想法。
“師傅,我大約聽懂了,你的意思是我們還要添加二三十臺縫紉機再招二三十個人,然后大批量的做衣服,衣服你要拉到沿海去賣?”
“嗯,不錯,這腦子還是轉得快。”杜紅英道:“我在那邊要注冊一個服飾公司,銷量你不用愁,但是,你們得保證質量。”
反正馬二兄弟常年會送貨回來,一來一去都有貨不用跑空路又節約了成本。
“可是,師傅,我們用的都是紡織廠的瑕疵布”
瑕疵布做出來的衣服就在這當地賣價格比供銷社百貨大靈便宜好幾塊,銷量一直不錯的。
這要是送到沿海去賣還要賣高價要求質量上檔次,又怎么能做到呢?
畢竟還是有人家花了錢肯定就要買好東西,瑕疵布怎么也做不出那種效果。
“等我公司手續辦好后會在紡織廠拿好布料,這一點放心,品質檢測上一定要把好關,一分錢一分貨,價格高的東西質量要求更高。”
“師傅放心,我會注意的。”
“嗯,服裝版型我會為你出,你就把控技術和質量;萌萌,進貨出貨這一塊你來把控。”
“好,嫂子,我會的。”
“啊,我叫師傅你叫嫂子,你又叫我嫂子?”石靈笑道:“我們這樣稱呼是不是有點亂噢?”
“各喊各的。”杜紅英與李萌萌幾乎異口同聲。
“各喊各的,當年你也叫我嫂子,你自己非要拜我為師才改口的,你哥也叫我嫂子呢,所以,你這輩分是自己降下去的。”
李萌萌和石靈都樂了。
“師傅,如果再添機子再添人的話,保管室這邊屋子就住不下了。”
“我也在想這個問題。”杜紅英在思考要不要換一個地方搞這個事兒。
比如去鎮上開辦一個加工廠?
鎮上應該能找到空廠房。
晚上杜天全回家,杜紅英就征詢老爹的意見。
畢竟,老爹見得多眼光不同了。
“兩個選擇。”杜天全沉思了一會兒:“一是到我所在的鄉上去辦,我能盡我所能給你找廠礦,你也幫我帶動帶動經濟,給當地百姓謀點福利。”
她爹真是一個好書記,羊毛全薅親女兒身上。
真正是他要去哪兒自己就要在哪兒辦廠的感覺。
“杜書記,你可真是財神附體啊自帶加工廠出征。”杜紅英笑問第二個建議呢。
“第二個選擇就在通安村辦。”杜天全道:“通安村有很好的條件,而且村民也信你,交通也比其他地方方便。”
杜紅英想說鎮上的交通不比通安村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