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么落后的地方這兒的人還挺能吹。
大清都亡了這么多年了,還敢說是給宮里貴人吃的糕點。
他們怕是不知道,自己老何家祖上專干這一行。
“何女士,你看你需要嗎?”
“需要多久能拿到,我媽餓了。”
“離這兒不遠,我讓人騎個自行車幾分鐘就能送來。”
“行,多少錢?”何悅掏出了一張美鈔:“這個可以用吧?”
“這個……不能用。”
“也是,你們不好找零是吧。”何悅笑笑:“你倒是說多少錢啊?”
“看你吃哪一種,有兩元錢一份的,也有五元錢一份的。”
“行行行,就給我來五元的,來兩份吧。”一邊給錢一邊道:“如果沒有你說的那么好吃怎么辦?”
周玲有點后悔攬下這個差事了。
咬了咬嘴唇還是先說斷后不亂。
“她家的糕點確實是很好吃的,但是蘿卜白菜各人所愛,有沒有我說得那么好吃真不是我能決定了,還要靠你們慢慢品味。你若是不想要……”
“行了行了,趕緊的送來吧,別那么多話。”
周玲……也是,歸國華僑也分類,有些人眼睛長在額頭上的,算了,誰讓自己是干服務行業的呢。
她趕緊下樓去找了在外面飯店當門童正在休息的堂弟。
“海洋,趕緊的去黃蘭那邊拿兩份五元的糕點。”
“姐,五元?”
我的個天,有錢人就是不一般啊,吃一份糕點都要五元,兩份就是十元了。
“五元,兩份,趕緊的。”
“噢,好,馬上。”
他每跑一趟就會得到兩毛錢的跑路費,這是黃蘭的那個老板給的。
這差事他是樂意干,騎上自行車幾分鐘就能到。
“今天五元的糕點是御膳豆黃,這位客人運氣好,是沈阿姨給他孫子們做的還余有幾份,我去拿。”黃蘭連忙去裝了兩份糕點在精美的食盒里面遞給他。
杜紅英看著小伙子拎著食盒騎著自行車飛快的騎遠了問原因。
知道是華僑飯店的服務員時常會來取糕點時都很驚訝:老娘挺會做生意的哈?
那地方的人經濟條件都不差,吃食上也講究,消費群體定位精準。
“我哪有那閑心喲,都是小黃去談的,她有同學在飯店當服務員,這個小伙子也是飯店的門童,便宜的取一份就給兩角錢,貴點的就給五角錢。”
“那您賣五角的給了……”
“那地方的人幾乎都是買兩塊以上的。”
噢,也對,自己忘記了,消費群體不一樣。
“那您給小黃也要算工錢噢。”
“算,我不會虧待她的。”
杜紅英點頭笑了,老娘這個人從來是你對我好一點我就對你掏心掏肺,她做不來那種虧待人的事兒。
“老娘,您做的糕點太好吃了,難怪孩子們都想跑您這兒跑,我也想天天來這兒。”
“我倒是想你們天天來。”沈大娘看著杜紅英吃東西和小五一模一樣樂得不行:“你也要有那個時間呢?你這么忙能來看我我就心滿意足了。”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還真是奇妙得很,當年杜紅英也是她親眼看著長大的孩子,知道和高思文定親的時候心里想的是也不錯,她能干會種莊稼能做工分高思文是代課老師,一工一農吃穿不愁;等高志遠回來從河里撈起來新郎變成了高志遠后沈大娘瞬間覺得更般配了。
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還會給她帶孩子,然后她認自己為干娘,給自己找回家,給自己養老。
有這個閨女,她真的很知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