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這會兒他心里也一定很難受的。
他們是戰友是兄弟,而且洛俊坤走上那條路還是因為高志遠的原因造成的,這種情況他一定是感同身受的。
第二天一大早杜紅英將給孩子們買的糖送到了符嫂子家里,并說了立即要回老家的事兒。
“咋就這么忙了,你這邊處理好了嗎?”
“家里有點急事要處理,我這邊……”想了想還真有點事兒:“你知道白部長住哪個家屬院不,我有事兒找他,趙波和陳俊他們那邊我就沒時間去了,嫂子你幫我說一下。”
“白部長就住我們樓上。”符嫂子連忙道:“我帶你去。”
給趙波把戶口遷到軍區外面的村里,申請宅基地建一個大點的商店……
白部長聽了有點為難。
“事情本來不難,但是吧,這個口子不能開。”
部隊是講原則的地方,別說戰爭時期就是和平年代一年出任務也總會有那么幾個傷殘病退,如果都提出像趙波這樣安排那村子里得人滿為患了。
“最主要是以前沒有那樣的先例,而且遷戶口就意味著要分村民們的田地,還得村民們同意,這事兒涉及太多問題了,杜紅英同志,這事兒不是我不能辦,是確實沒有這個行例。”
說了半天都于個零圈圈,簡直是浪費她的時間。
杜紅英說有事兒先告辭了。
走出白部長家時間還早,杜紅英想了想最后去了村子里找村長。
“你說想要給趙波同志落個戶批個宅基地?”老村長一邊抽著旱煙一邊沉思:“這個問題……其實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村民們肯定還是要有對村子做出貢獻的才會同意簽字的。”
要怎么做貢獻?
“趙波同志會修電視機,聽說部隊上有很多小伙子在他那兒學習,你看可不可以這樣,請趙波同志也收我們村上想學的小伙子為徒弟,當然,該收的學費什么的都收,就是讓這些年輕的后生學點本事。”
“這個當然可以。”
“真的?”
村長早就想過這個問題了,村子里有不少年輕小伙兒整天東晃西晃的,進部隊去當兵吧又不夠格,種地又怕吃苦,聽人說深市有不少的機會想出去找事兒做又沒有一技之長,要是讓這些小伙兒學修個電視什么的,然后出去找工作沒準兒就能掙口飯吃了。
“真的,村長,這事兒肯定可以的。”
大不了就讓趙波辦維修培訓班。
“行,那就這樣說定了,你讓他把戶口遷過來,我來安排。”
“多謝村長。”
“不謝不謝,這事兒指不定是你謝我還是我謝你們呢。”
村長敲了敲旱煙袋:“走走走,帶你去看看,哪兒修房子適合。”
這就要選宅基地了?
杜紅英其實早就想好了,就挨著軍區出來不遠處的村子口,那兒有一大片的荒地,雖然與村子隔得遠一點,但是離軍區近啊。
只要不是在軍區的紅線范圍內修,方便的就是軍區的三萬多人口。
“這個地方修房子啊?”老村長看了看有點疑惑:“前不挨村后不著店的,會不會太孤單了點?”
“沒事兒,這兒地勢寬又不占良田,荒地利用嘛。”
要說,杜紅英其實還是稍微懂那么一點點風水,在鄉下你只需要多跟老年人混混就能學到不少東西。
當年她要在保管室旁邊修房子時,趙爺爺可是給她說了不少。
宅基地不能建在丁字路的交叉處,不能夠直沖的路或者是巷,不然的話會有很多災禍,像風災、火災是很容易發生,甚至一個不好大貨車什么的直接沖進家門;不能建在山脊上,或者是山谷的出入口;住宅旁邊有大馬路的是大吉……仔細想想她選的這個地兒,該避的都避了,該有的也有,所以覺得會是一個好位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