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在廠里上班,林業員這份工作就有點雞肋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轉讓給二哥也不知道行不行。
如果行,他還要教一下二哥要怎么巡山。
“那行,你去安排安排吧。”藍柏楊笑道:“等你來上班噢。”
“多謝藍廠長。”
“不用謝,兄弟之間就應該相互幫忙。”
于興勇……何德何能啊,能和廠長稱兄道弟。
于興勇絲毫不知道的藍柏楊心里想的是嫂子的表叔我稱兄弟是不是有點過分,嗯,還占了便宜的感覺。
杜紅英正在打包收拾行李。
她這次回家探望雙親,憑一己之力糾偏了全縣的計劃生育,還是有點成績。當然,這事兒計生委那邊沒人好意思宣場出來,杜紅英知道那位姓葉的主任被調走了,新上任了一個姓董的中年男子,一來就給盧芳和朱二叔辦了準生證。
“才待了幾天又要走了?”冬梅娘有些舍不得。
“得走了,要趕去單位報到,正好搭這一趟貨車過去倒不用擠火車了。”杜紅英停下看了一眼老娘:“我回來看了你,看了爹,也看了高老爹他們兩個,你們都好好的我就放心了。”
杜紅英何嘗舍得呢,如此一去家鄉真的就成了遠方了。
上班可不比上學,一周上六天班,一年假期最多的就是春節而且還沒幾天,就算是想回來路上的時間也耽擱不起啊。
“那路上慢一點,注意安全,記得寫信回來……”
兒行千里母擔憂,盡管杜紅英來來往往的無數次了,冬梅娘依然改不了這種念叨。
“知道了,娘,我們不在家里您得注意身體,地里的活兒干不了就不干,家里的家禽少喂一點,別累著了。”
“是是是,地里不干就留著長草,十里八鄉的土地莊稼都好,就我們家草好,這樣子看著好光榮噢。”
杜紅英……包產到戶還真是偷不了半點懶。
“我怕您累著了啊。”
“能累啥,平時就是種點小菜打理一下,該扯草的扯草,該澆水淋糞淋一下,農忙的時候生產隊的人都是換工幫忙做,紅兵休息的時候也會下地,我能累啥?”
杜紅英……我娘就是一個勤快人,是真勸不了半點。
“我還年輕呢,又沒七老八十。”冬梅娘是一點兒也不服輸:“你沒看隔壁六生產隊的那個錢爺爺兩老口,今年都九十一了還挑抬呢。”
“啊,九十一了還在干?”杜紅英震驚了:“他們家年輕人呢?”
“年輕人各有各的事兒,你錢爺爺說解放前他們家沒田地,是佃農,在地主家佃了地來種;解放后分到田土沒多久又搞大鍋飯了,現在臨到老了總算有田地自己當家做主,干得扎勁兒的很,還嫌棄年輕人干的莊稼沒有莊稼的樣子……”
“那他們身體是真的好。”
杜紅英之前下意識的以為他家沒有年輕后代是個可憐人。
結果才發現,老人是對土地對種莊稼發自骨子里的熱愛。
“田土包產到戶個個都用心種地了哇?”
“那不是呢,你去看哪個的田邊土角有一點點草?全都打理得干干凈凈的,比生產隊集體干活的時候勤快多了。”
“田分到個人手上都曉得勤快了。”
“就是啊,你是不曉得噢,現在爭田邊土角吵架過孽的也多。”冬梅娘搖了搖頭:“還是要讀書,看你們戶口拿出去了多好,吃公家飯不和他們爭田邊土角。”
“那我得感謝二姨,要不是她勸我讀書考大學,我還是要在家里爭這些雞毛蒜皮的東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