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半天,她決定回娘家看看。
“娘,我想去外面找工作,小玲說服裝廠招工人,能掙錢。”
“你去深市找小玲啊,這么遠,萬一路上遇上個什么事兒怎么得了呢?”
“娘,不會的,小玲說公社會組織人去,我去公社報名,他們統一安排。”
“那娃兒怎么辦?”陳大娘有點擔心:“還有趙程同意你去不呢?”
“他就是不同意,他讓我在家管娃兒。”
“那你還要去?”
“娘,小玲說外面變化很大,我們還年輕得多出去看看,在地里刨食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交了公糧就只夠填肚子……”
“那也比以前生產隊吃大鍋飯的時候好一點,那個時候肚子都填不飽呢。”
“娘,以前是以前,以前沒機會,現在不一樣,機會就在眼前,我得出去,我得聽小玲的。”
“小玲這個女子……也未必是對的啊,要不然怎么就嫁了一個缺腿的男人?”
“娘,您覺得我和小玲哪一個的日子好過些?”
陳大娘不吭聲了。
蘇小玲和自家閨女是一年的,同村同班好姐妹。
自從蘇小玲跟著她娘去部隊后,變化蠻大的。
特別是上次帶著瘸腿的男人回來開證明扯證,明明是同齡人,二妹看起來比她起碼大五六歲。
“人家小玲的男人雖然瘸腿,但是有心。”
人比人氣死人,貨比貨得扔。
“我看到小玲和他男人一起去撿菌子,那男的都拄著一根拄了,還非要背著背篼不讓小玲背。你看我家那個東西,自從香秀出生,別說背,抱都沒抱過一次,每次回娘屋我背上背個娃,手上還提一包東西,他空腳空手啥都不管,還天天想著要我生二胎,娘,我們不得不承認,小玲眼光比我好千百倍。”
“那倒也是。”陳大娘一聲嘆息:“早些年說他不合適吧,你還非要嫁給他……”
“娘,我知道錯了,可是又有什么辦法呢?”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讓嫁的不一定要嫁,但是老人反對的真的不能嫁。
結婚六年她年年都在以淚洗面,現在流的淚都是當年腦子里進的水。
這次小玲喊她出去上班,她決定了一定要去。
“你呀你呀……”
陳大娘也心疼女兒,但是年紀大了也沒有辦法:“那你說你咋個辦嘛?”
“娘,我想好了,深市我是一定要去的,但是香秀他們家的人可能真不會管。”
重男輕女,明明是他們的親孫女,老太婆還只喜歡隔壁的侄孫子,連吃一顆冰糖都不給香秀吃,自己要不在家,孩子指定受罪。
“那你還是要去?”
“我必須去。”陳二妹道:“娘,我把香秀帶回來,你和大嫂幫我照顧一下行不行?”
“這個問題我不敢答應你,你得問你大嫂才行。”
“大嫂呢?”
“和你大哥在后灣地里,你去找她嘛。”
“行,我去問問大嫂。”
陳二妹覺得大哥挺有福氣的,娶回來的大嫂賢惠能干,對她這個小姑子也是很和善,姑嫂關系一直融洽。
后灣地里,陳凱和周玉蘭正在給麥子追肥,搞得腰酸背疼不說還熱得很。
抬手擦汗突然看到了遠處走來的小姑子。
“陳凱,二妹回來了?”
“她回來干啥子?不逢年不過節的,未必兩口子又扯筋了嗎?”陳凱停下手上的活兒:“當年我們全家反對,她是死個人都要嫁給那個趙程,你看……”
“莫說了,娃娃都這么大了,你說那些有啥子用,反而讓二妹難過。”周玉蘭沖著陳二妹喊:“二妹,你去哪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