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平方米還小?”
巴布洛夫指著天花板說道:“你可以住在蘇維埃酒店,這里有的套房很大,有配套的大衛生間和會議室。”
肖衛國搖頭道:“我不想住酒店了,我有很多東西需要存放,我的保鏢和翻譯也需要和我住在一起,我想買一套屬于自己的大房子。”
“你可以去住房合作社買房,不過一套大房子可能需要上萬盧布。”
“我問過了,住房合作社里的房子面積普遍不大,我需要更大的房子。”
巴布洛夫直勾勾的看著肖衛國,好像看他是不是在無理取鬧,過了幾秒鐘他才繼續問道:
“你想到多大的房子?”
肖衛國很認真的為他解釋道:“這么跟你說吧,我自己的房子室內面積加公共區域足有上千平方米,而我家里只有兩個人和兩條狗。”
巴布洛夫和幾個附近聽到肖衛國說話的蘇聯青年一臉呆滯的看著肖衛國,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上千平米只住兩個人和兩條狗?你們每天在家里跑步嗎?
也不怪蘇聯人驚訝,用咱們國人的眼光來看蘇聯風格的住宅外形和內飾看起來都不錯,可唯獨就是太小了一點,最高層當然是什么都不缺,別墅,花園,大莊園,中高層領導也不會缺各種豪宅,有特殊身份地位的人家里也有大房子。
可除去這些人,普通的蘇聯中下層干部和普通民眾的居住條件卻并不算多好,莫斯科因為是中樞所在所以相對公平公正,最起碼能做到居者有其屋。
但蘇式老建筑為了取暖方便普遍都是那種特別密集的小戶型,一棟樓特別長,里面全都是小戶型,從外面看密密麻麻的全是窗戶,典型代表就是赫魯曉夫樓。
跟莫斯科等少數幾個城市不同,其他地方的普通人可能更慘,房子更小,環境更差,一家人全擠在一套小房子里。
想申請新的房子?有身份地位的可以隨時申請,以小換大,以舊換新,以差換好,普通人申請了房子也未必能通過,通過了也可能需要等五六年,或許更久。
大環境如此的情況下許多蘇聯人根本沒有見過真正的大房子,外形大的倒是到處都有,蘇式建筑里從來不缺又大又漂亮的中高層建筑,可居區內室內面積很大的房子卻少之又少。
為什么蘇聯人那么喜歡室外運動?還不是家里人太多擠不下,所以他們除了晚上回去睡覺,平常大多數時間都在各種戶外場所里。
這也是聽說肖衛國家里有一千多平米的使用面積時,蘇聯青年們驚訝的原因所在。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