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立刻有人說道:
“我認為巴布洛夫同志的說法非常有道理。”
“我也贊同這個想法。”
“對,自從勃列日在1982年去世之后,安德羅上任之后只在任上呆了一年多一點就又去世了,接下來的繼任者契爾年在84年繼任,可他更慘,到85年去世時還沒干滿一年時間,現在又換成了戈爾巴,說起來戈爾巴已經是sl四年時間里繼任的第四任,連續這么多當家人都相繼離世,讓sl高層不得不選出來一個相對年輕健康的人來當選這個最高領導人了。”
“是啊,非常有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sl當家人素來有大刀闊斧改革的傳統,每一個當家人上任都會在第一時間砍幾板斧,新人的政策下達之后人繼續上任,繼續改革,國家大事哪能這么幾次三番的這樣的折騰,這也太兒戲了一點。”
在座的所有人都點頭,就連巴布洛夫他們也都不例外,當即就有人說道:
“確實是這樣,勃列日去世時我們還看到有許多民眾在電視機前悲傷難過,安德羅去世時也有民眾會流露出不舍的情緒,可當契爾年去世時,電視機同樣在播放他的葬禮,可民眾們的表情已經變得有點麻木,或許這次的sl人員選拔確實如同巴布洛夫所說,戈爾巴樵夫的年齡和身體狀況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蘇方的人都相繼離開,最后只剩了一個巴布洛夫,老同志沒有放過他,而是直接問道:
“我們其實早聽說過了sl的布爾什維克與整個sl體系離心離德,這到底是為什么呢,你作為sl的優秀青年代表,也是學識最淵博的科技工作者,你有想到過這個問題嗎?”
巴布洛夫有些遲疑的搖頭示意自己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老同志并沒有繼續追問,而是對他旁邊的肖衛國問道:
“衛國,你有什么話也可以說說嘛,讓我們這些老腦筋聽聽你們這些新腦子都是怎么想的,順便你作為我們中國青年的代表,可以和旁邊的蘇聯青年代表互相交流印證自己的想法。”
聽到老同志的話,肖衛國先是搖頭,然后又笑著點頭后對旁邊的巴布洛夫說道:
“我其實對蘇方了解的非常皮毛,可我僅從這一點點的皮毛中卻看出了一點不一樣的東西,這點東西在我們中國的古典戲曲小說中常有。”
看到大家都不接話,肖衛國又繼續說道:“我得出的結論只有四個字,那就是“得位不正”。”
巴布洛夫問道:“什么意思?”
肖衛國答道:“從sdl到現在的戈爾巴,他們幾乎沒有一個正常途徑的傳承人,戈爾巴他能當選實在是因為其他真正有能力的人都太老了,讓他這個相對年輕一點的老頭直接鉆了空子。
所以可以想象的到誰會服氣這樣個人,所以他之后在那個位置上過的好不好暫時還不好說,我只想說,他除非用特殊的辦法能暫時穩住現在的局面,不然他面對的阻力應該會相當的大。”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