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個訓法?”
“就是說了幾句,語氣倒也沒有特別重。”
“那還有什么好說的,訓你是因為重視你,到了你這個份上,能訓你的人可沒幾個,看來你還能干很久。”
過了一會只見肖衛國搖頭道:“這次不一樣,我是擔心和一些事情有關。”
“是壞事?”
“我說不上是好還是壞。”
“與國與民無利?”
“應該算是有利,只是我自已藏的一點小秘密,我以前以為別人都不知道,現在又擔心是有消息泄露才被斥責。”
“杞人憂天而已,誰會沒有自已的秘密?你的事情要是真的敗露,如果無關緊要必然不會有人對你說什么,如果有人覺得你傷及了國本,等待你的就不是斥責,三木之下何求不得?到時候他們想要知道的你在監牢里什么都會說出來。”
“您覺得這次的事情與我自已的事情無關?”
“《淮南子·詮言訓》里有句話叫:方船濟乎江,有虛船從一方來,觸而覆之,雖有忮心,必無怨色。
這句話說的是如果兩船相撞,如果對面船上有人你就會生氣甚至惡語相向,如果對面船上無人你則不會這樣。
你看到的事情是因為你心中看的太重,你把前因后果都擺在了心里,所以你才覺得是有人發現了你的秘密從而斥責于你,如果這只是你自已的想法呢。
主觀臆斷要不得,心態放空,該做什么就做什么,有錯誤的有遺漏的,都一一去補回來,你現在肩有重擔,你每多做一分正確的事都是于國于民有利的大事,不要把虛無縹緲的東西看的太重,情緒只是人生的調劑,成大事者不能總受到它的左右。”
“淮南子?這本書我還真沒看過,這句話中蘊含著大智慧,我回頭買一本好好學習學習。”
“你的收藏品里古書多的是,只是你現在太忙沒時間翻看而已。”
是自已想多了嗎?肖衛國想了又想,倒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可自從知道了有那種東西后他就形成了心結,若無其事他是做不到的,雖然兩世為人,但他卻還沒養成特別深沉的涵養。
而與他相比,年紀比他大不了太多的關報國和關盡忠卻已經在逐步形成這種氣度,這或許就是家傳淵源的重要性,這也是剛才肖衛國夸獎關盡忠和關報國的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卻越發的羨慕那種能處事不驚的大家風范。
那接下來該怎么辦呢?落地,對,必須重新腳踏實地了,現在想來自已好長時間里都在天空里飄著,每天雖然忙個不停卻好像在云里霧里一樣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以前蕭長風就經常提醒自已要腳踏實地,可浮力太大了,他每下降一分卻被抬得更高,直到他自已都沒意識到自已又重新飄到了半空中。
虛舟虛舟,無人則不怒,怎么做到是有人而視之無人呢,看來自已還有許多東西要學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