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十年?”
總理說:“孩子們,這么多的味精和鹽,只夠全國公民吃一天。”
“一天?!”三個孩子大眼瞪小眼地呆立了好一會兒,華華對總理不自然地笑笑,“這……開玩笑吧?”
主席說:“按每人一天吃一克味精和十克鹽計,這每節車皮的載重量是六十噸,這個國家有十二億公民。一道很簡單的算術題,你們自己算吧。”
三個孩子在腦子里吃力地數著那一長串“0”,終于知道這是真的。
曉夢說:“這僅僅是鹽和味精,要是油呢?要是糧食呢?!”
“那些油可以積成前面的那個大池塘,糧食可以堆成周圍這幾座小山。”
孩子們呆呆地看著那池塘和小山,好長時間說不出話來。
“天啊!”華華說。
“天啊!”眼鏡說。
“天啊!”曉夢說。
總理說:“這兩天,我們一直在試圖找到一個辦法,使你們對自己國家的規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很不容易。但要領導這樣一個國家,沒有這種認識是不行的。”
主席說:“帶你們到這里來,還有一個重要目的:讓你們明白運行一個國家最基本的規律。在這之前,你們肯定把國家的運行想得極其復雜,它確實是復雜的,比你們想象的更復雜,但它最基本的規律卻是十分簡單的,我想你們已經知道了。”
曉夢說:“必須首先保證這個國家的人民有飯吃!我們每天都要為國家的公民提供一列車的味精、十列車的鹽、一個大池塘的油、幾座小山的米面,如果有一天供不上,國家就會陷入混亂,十天供不上,國家就完了!”
眼鏡點點頭,“這叫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華華也點頭:“看到這長長的列車,傻瓜也明白這道理了。”
主席兩眼看著遠方說:“可是孩子,有許多十分聰明的人都不明白這個道理。”
總理說:“孩子們,我們明天將帶你們去繼續認識這個國家。我們要去最繁華的城市,要去最偏僻的山村,要讓你們了解我們已經建立起來的工業和農業體系,讓你們了解人民的生存狀態。我們還要給你們講歷史,這是認識現實最好的辦法;還要給你們講更多更復雜的國家運行的知識,但記住,沒有什么比今天你們學到的更基礎、更深刻,你們將來的路將難上加難,但只要牢記這個規律,就不會迷失方向。”
主席一揮手說:“不要等到明天了,今天夜里就出發吧,孩子們,時間不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