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晉陽以東,數十里外,一處地勢奇特的山中,夜里滿點火把,照的通明。
王頡帶著他的人跟在后方,蟄于暗處:“這是哪里?”
“太原王陵!”
說話的人有三十余,也是王氏族人,名為王川,算是王頡叔父。
當年,大夏開疆太原,彼時天子將太原封給戰功最大的皇子,由此太原國立。
國傳三代,絕嗣,國除。
三代國王,俱葬于此。
王路驚呼:“他們在盜掘王陵!”
王頡看著墳山上下忙碌的數千人,冷笑道:“這可不是盜掘!”
“頡哥,咱們怎么做?”
“怎么做?與我何干!”
王頡冷哼一聲,轉身便走。
“阿頡。”王川嘆氣,道:“我們與周氏這一代有仇不假,但如果沒有太原王當年開疆,太原或許沒有漢人,也就沒有我們。”
王頡步伐稍頓。
“是啊,看在他開疆有功的份上,我們就不參與了。”
“我們就這么點人,總不能為了護著周氏祖墳去死吧?”
“徒惹人笑!”
王川沒在多言,跟了上去。
第二天,王頡又收到一則消息:大批叛軍,前往王氏祖地!
嘩!
這一則消息傳到時,正窩在草棚里休息的王氏子弟紛紛起身,眼睛通紅。
有了昨夜的經驗,他們怎么可能不知韓問渠打的什么主意?
“走!”
果然如他們所料。
抵達之后,入眼都是被挖開的大墓。
棺片、碎開的陪葬器皿丟的到處都是。
累累白骨,曝尸荒野!
“找到王宸了!”
忽然,叛軍群中發出一聲歡呼。
伴隨著轟隆一聲響,他們從棺材里拽出一具尸體。
因是冬天,又在北方,氣溫低且空氣干燥,那具尸身保存的相當完好。
眾人先掃棺材——發現當中只有些書文陪葬。
“拖到太陽底下去!”
“他身上必有所藏!”
王宸死前,是穿著麻衣還鄉的。
天子垂憐,讓人送來了蜀錦織的三公服飾、玉制朝笏和金絲云履。
相對于其他人的陪葬品而言,王宸實在太寒酸了。
參與挖掘的叛軍們憤懣不平,便將王宸扒了個干凈。
“翻過來!公卿都有竅玉!”
“畜生!”王頡滿臉是淚,面色猙獰,就要起身。
“別動!”王川死死抱住他,道:“墓周圍的草土松動過,應該有陷馬,韓賊布了陷阱等著我們!”
“是誰!?”
叛軍周圍布置了不少眼睛,聽到動靜即刻大呼。
負責挖掘的叛軍將領即刻轉頭。
既驚又喜!
“王頡!?”
已被發現,王頡也不藏著,轉身便去拿弓箭。
這名將領十分警覺,他知道王頡射術高超,立馬躲到盾牌后頭,并道:“快,把弓弩全部調來。”
“所有人向起兩側展開,包抄他們。”
“用繩索將王宸吊起來!”
開棺自然不能少了繩子。
很快,王宸的尸身便被拽起,周圍叛軍也在擁來。
王路將馬從藏匿處驅來。
王川則催道:“走!趕緊走!”
“王頡!”
負責挖掘的將領大叫,盾牌后舉起一劍指著王宸懸起的尸身:“我雖是武人,但也聽過三公不可折辱,就連天子都給這死人面子,我實在不愿過多羞辱他。”
“奈何你取惡于晉王,是自毀生路,我饒你不得。”
“你且放下武器,跪過來請罪,我便放過王宸。”
“否則,便將你王氏最后一位三公碎尸解體!”
“你敢!”
王頡咆哮。
他身高力大,王川拽他不住,只能吼道:“快走!不要白死在這!”
周圍箭矢已發,往此處招呼過來。
然而叛軍皆知王頡悍勇,不敢靠的太近,只在遠處射箭。
王氏子弟急張騎盾,遮住兩側。
“我要殺了他!”
“你糊涂!”王川怒聲大喝:“你死在這,只能高興了韓問渠,便是司空活著,也不愿看到你這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