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玄門中的古籍上,都記載著昆侖向東南延伸的三條龍脈。
三條龍脈,又分北龍,中龍,南龍。
北龍是沿黃河通過青甘,東三省等北部地區,延伸至朝鮮半島而止。
也有的書上明確記載,實際上北龍不應到朝鮮半島便終結,它相接于白頭山。但并未停止,只是隱入了海中,最后連接了東洋列島。
而京華,津門等城市,就是處于北龍之上。
中龍通過黃河、長江之間的地區,包括蜀中,齊魯等省到達渤海終止。
像古長安,咸陽,齊魯盛會等著名古城,均為中龍氣聚之所。
南龍則沿長江通過云貴州、蘇江等南部地區入海而停止,通常把香港,明珠等城市劃為南龍。
這三條龍的干脈,又生出支脈,支脈又生出支脈,猶如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樣,遍布于神州大地。
早在奴隸社會出現之前,龍脈就已經開始牢牢守護著這片土地上的子民,不讓他們遭受外族侵略了。
所以夏,商周等三個朝代的兩千多年中,就算神州大地上戰火不斷,但也僅僅是局限于內訌。
這也是《西游記》內孫猴子里所說的那句名言的由來:“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
周朝之后,華夏進入了春秋戰國時期。
這也是周朝天子亂封諸侯過的惡果。
最終導致姬姓后代子孫,自相殘殺,結果卻被以一群養馬的家臣,也就是秦朝給吞并天下,創建了秦帝國,讓華夏進而走進了封建社會。
公元前好多年前,始皇帝為預防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特令公子扶蘇,與大將蒙恬,派遣民夫三十萬,修建萬里長城。
民間傳說,如果始皇帝不修建萬里長城的話,大秦朝或許不能像他所希望的那樣,萬代萬代萬萬代的永傳不朽,但絕不會二世而亡。
這個傳說的根本就在于,負責修建萬里長城這項大工程的公子扶蘇,與大將蒙恬,在崇山峻嶺內修建長城時,就破了北龍的龍脈。
后把秦取而代之的漢帝國有書記載,當年蒙恬驅趕民夫挖長城地基時,山出血——驚嘆不已后,才知道挖到了神州龍脈。
華夏北龍龍脈被挖后,北龍的脈象不會因此枯竭,但肯定受傷,再也無法像秦朝以前那樣,為炎黃子孫拒敵與關外了。
于是,這才有了后來的東胡,匈奴,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接連叩關,入侵中原的惡果。
更是蒙恬與扶蘇接到被趙高、胡亥欺騙的始皇帝圣旨,下令讓他們以死來證明沒有謀反之心時,甘心受戳的主要原因。
傳說蒙恬橫刀自刎之前,曾經對天長嘆,大意是說就算圣上不下旨讓他自裁,他也不會再活下去了。
因為他已經挖傷了北龍的龍脈,導致后代子孫,會遭受游牧民族鐵騎的踐踏。
事已至此,再也無法彌補,唯有以死謝罪。
以上都是古籍中記載的。
至于現代有多少人會相信這些傳說,并有可能滿臉“我是現代人”的科學樣,來大力叱責這是封建迷信,沒誰會在意。
這是因為人們骨子里,天生就隱藏著同情弱智的善良因子,自然不會與這些人一般見識了。
“別人不信,我信。”
秦玉關說的口渴了,抬手把身上的蘇寧推開,坐起來拿過案幾上的茶壺喝了幾口,才繼續說道:“你也可以不信,就當我說的只是民間傳說。”
“繼續說啊,喝什么水。”
正聽到入神處的蘇寧,一把奪過茶壺:“等會老娘讓你喝個夠,快說!”
“北龍經過兩千多年的休養生息后,終于有所起色。”
秦玉關只好繼續說:“據說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東洋決定入侵華夏之前,就曾經派人去過昆侖上,察看華夏北龍的龍脈,究竟有沒有修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