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在院子外,昏暗燈火下慢慢抄寫著經書的林九宜,鄭皇后眼底閃過一抹暗沉。
手中的手帕忍不住用力扯了下,發泄著自己心中的不滿。
她是在為自己的皇兒抄經書祈福,自己不好強迫她去休息,若這樣做傳出去自己怕是要落個不好的名聲。
“娘娘,你先去休息一會吧,再熬下去你身體會受不了的。”一旁的楊嬤嬤溫聲說道。
鄭皇后沒有動,她雙眼凝視著外面,“楊嬤嬤你說她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楊嬤嬤低著頭,搖了搖頭:
“應該不知道,但這林家大姑娘向來聰慧。
忽然被留在宮中,她怕是猜到了有可能會出事,所以很聰明地選了這個方法。
一是,眾目睽睽之下沒人能對她出手,二是博了個美名,她是個聰明的。”
楊嬤嬤說到這里,遲疑了下,“娘娘,非她不可嗎?
這林大姑娘可不好惹。”
更重要的是,這林大姑娘根本不怕事。
最后這句話,楊嬤嬤根本就不敢說出來,她說出來怕會讓娘娘更不開心。
鄭皇后眼神閃了閃,最后站直了身體:
“只能是她,她背后有林家和燕王,就算事發后也能保她沒事,其他人……”
她搖了搖頭,她并不想害人命。
林九宜名聲早已壞了,再壞一點又如何?
楊嬤嬤沒再說話,她只是個下人,主子說什么就是什么。
鄭皇后沒有說話,繼續看著院子外的林九宜。
京城對林家大姑娘贊譽過多,并不單單因為林家的背景,更多的是因為林九宜本身是個自律、極其重視自身行為品質的人。
所以,很多人都愿意稱她一句林大姑娘。
沒人比她再合適不過。
深夜,人最疲倦的時候,但在她臉上不見得絲毫的疲乏以及厭惡之色,都抄寫了這么久依然神情平靜地抄寫著經書,就連手都不曾抖一下,如同不知道累一般。
有那么一瞬間,鄭皇后不想拖她下水。
那么一個聰明、冰雪聰慧的女子。
但……
很快她臉變得冷凝起來,轉身朝自己的寢宮走去的同時,淡聲說道:
“找人把她的丫鬟給引開,然后再把她給引過去,怎么做,你懂!”
說這話時,她雙眼冰冷地看向楊嬤嬤,眼底是不容許她拒絕的冷冽。
楊嬤嬤沉著臉點了點頭,便轉身朝外面走去。
而林九宜這邊。
青鸞在給她研墨的同時,一直留意著鄭皇后的動向。
見她從窗戶旁離開,她壓低了聲音:
“大姑娘,皇后沒看了,應該回去休息了,你要不要休息一會?”
林九宜依然不動聲色地抄寫著經書,“現在才開始。”
鄭皇后這個人,她接觸得不多,但也見過幾次,所以她很清楚鄭皇后平靜面孔下的執著。
她是一個不會輕易放棄的人。
正因為這樣,林九宜心情有些煩躁,手一抖,字一歪。
這一份經文毀了。
深呼吸一口氣,林九宜平靜地把這一張經文折疊起來,放到一旁后,再重新卷抄起來。
青鸞有些擔心,大姑娘明顯地有些心情不好。
“大姑娘,剛才我們的人傳了消息過來,瑞王妃想進宮被攔了下來,她恐怕是夫人請來的。”
“嗯。”林九宜點頭。
沒進來是好事,免得再牽扯一個人進來。
時間隨著經文的增厚而匆匆流逝。
三更時,坤寧宮大門處,一個宮女探頭朝青鸞招了招手,示意她過去。
青鸞只看了她一眼,隨后便目不轉睛地繼續幫林九宜研墨。
當她是傻子嗎?
這么明顯地想支開她的手段,她會上當,才奇怪。
“去吧。”還在抄著經書的林九宜并沒有抬頭。
青鸞皺眉,臉上帶著不贊同,“大姑娘。”
她不能離開大姑娘身邊,一步都不能。
“去吧,你不走,她們不會死心的,還會想其他辦法。”林九宜輕搖了下頭,“注意安全。”
鄭皇后搞這些事,她也好奇自己猜想的對不對!
青鸞心不甘,但只能板著臉朝那宮女走去。
但一過去,還來不及說話,就被對方伸手拖著走,一副很急的樣子。
青鸞走后,四周變得越發安靜。
偌大的院子里,只有林九宜執筆在燈火下抄寫著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