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瓏的外祖蘇家,祖上翰林院學士,廣結善緣,在臨安有著不錯的名聲。蘇老爺早年病逝,蘇老夫人出身江南世家,頗有學識,果斷的讓庶子女拿著頗為豐厚的錢財分家。領著兩個兒子坐鎮主宅,靠著嫁妝鋪子生意,撐起了整個蘇家。
蘇元娘的爹蘇大爺科舉多年未中,便放棄科舉做起了運輸生意。考進士的運勢差了幾分,但做起生意來卻頗有門道。
蘇大爺與衢州陳家小姐早有婚約,只是陳小姐英年早逝。蘇家依舊履約,陳家便將庶女陳三小姐記到正室名下,嫁進了蘇家。
這陳三小姐就是蘇元娘的娘親,蘇大夫人。
蘇大夫人在陳家唯唯諾諾了十幾年,搖身一變就成了嫡女,嫁進了臨安大家。難免為人處事有些不得其法,聽那旁人的說教,用嚴苛的法子拿捏著下人和夫君。做起事來也是小手小腳,說白了就是小家子氣。好在蘇大老爺為人寬和,兩人倒是相處的來。
說回蘇二老爺,那就是個不安分的主。從小不愛讀書,喜歡東洋玩意。年紀輕輕就離家獨自一人跑去福州的貨船上當船員,就為了多收些稀奇的東洋貨。那蘇二老爺的婚事,才是蘇老夫人最頭疼的。門當戶對的人家瞧不上蘇二老爺沒念過幾本書,整日里吊兒郎當。稍遜些家世的姑娘,蘇老夫人又沒有過眼的。婚事就這么耽擱下來了。
拖到了第三年臨冬,蘇二老爺行船路過恰好搭救了江南大戶陸家漏水的家船,雖然貨物盡散。但暴雨中蘇二老爺在極盡搖晃的兩船之間,將陸家人一一扶到自己的船上。陸家無人受傷。陸老爺感激之余,一口允諾將獨女嫁給蘇二老爺。
蘇二老爺想著自己該是年紀,天賜良緣,便欣然接受。立馬起身回了趟蘇家,得了蘇老夫人的同意。備下聘禮浩浩蕩蕩的就往陸家提親去了。
陸家本以為蘇二老爺不過是普通船工,倒也沒有嫌棄他的出身。特別是陸小姐聽完父親死里逃生的事,更是欽佩蘇二老爺臨危不懼,仗義相助的品性。毅然決然待嫁。只是沒曾想這小小船工竟是臨安書香世家的嫡子。陸家世代為商,女兒竟能嫁作官家婦。兩家歡歡喜喜就把親結了。夫妻二人感情深厚,多年來未曾紅過臉。
華瓏猜想,蘇老夫人大約也看中了陸家的品性,才愿意結親。
這兩段姻緣,在外人瞧來都是美談。
只是這蘇大夫人和蘇二夫人,極其不對付。兩人的芥蒂從剛開始做妯娌就埋下了。先是蘇二夫人嫁過來帶的嫁妝,那就是比蘇大夫人的嫁妝要豐厚許多。陸家只有一個女兒,自然想做足了排場。那光是嫁妝頭尾就隔了三條街。
剛嫁進來的時候,蘇老夫人倒是沒什么規矩,反而是蘇大夫人這個嫂子,整日里被人攛掇著給蘇二夫人立規矩。
久而久之蘇二夫人發現老夫人是個好相處的,便時常規矩照做,訓話照聽。轉頭就與老夫人說自己出身不好,學那文人規矩慢。這下反而顯得蘇大夫人太過嚴苛。
蘇大夫人一氣之下就不大管二房了,說實在的就是管不住。
蘇二夫人出手闊綽,待人熱情大方。平時里屋子的開銷比整個蘇府整月的開銷都要多。蘇大夫人雖然管著家,但外人只知蘇二夫人,難免有些輕視蘇大夫人。可這銀錢都是人娘家出的。蘇大夫人除非心中憋著氣,別無他法。兩人磕絆的過著日子。
因著都不是什么大事,所以蘇老夫人不聾不啞不做家翁。只是連累蘇大老爺和蘇二老爺整日兩頭勸慰。
蘇家大夫人和二夫人不到午時便回去了,沒有留飯。想必是二人也不愿同桌吃飯。蘇氏留了蘇元娘多住幾日。蘇元娘住進了華瓏院子的西廂房,日日和華瓏膩在一起玩耍,今日尋了絲線打珞子,明日找來金紙做花鈿。邵凌來瞧過一回,看著華瓏面色紅潤便覺得自己把蘇元娘接來是做對了。
這日華瓏正與蘇元娘一起在窗臺下談天,碧桃在一旁給華瓏繡鞋面。絳青捧著書進屋說:“按小姐的吩咐去問少爺要書,少爺二話不說就給了好幾本。”說罷,就將書放在桌案上。蘇元娘看了一眼便疑惑道:“你不是喜歡詩句嗎?怎么看起了風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