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地上的腳印,顯示邵小兵曾經來回走動多次。他要自殺何必要走來走去?”
陳法醫對這個問題倒不以為然:“人自殺的時候都會恐懼的吧,當時他應該在做思想斗爭,到底要不要跳下去,所以就走來走去。”
“原本我還想過會不會有人逼邵小兵自殺的,比方拿槍指著威脅他跳下去,但看到腳印走來走去,顯然就不可能是被逼跳下去了。”高棟接著道,“可還有個疑點,你有沒有想過,他要自殺,干嗎挑這個地方?”
“你的意思是……”
“他自家陽臺跳下去也有二十來米高,保證必死無疑,何必選在這里呢?”
“嗯……老大,你說的有道理。”
高棟道:“邵小兵之死,從你法醫的鑒定角度判斷,是自殺。但之前出了兩起命案,所以從情理上判斷,應該不是自殺。那么我們現在就假設這是一起謀殺案吧。你想想,兇手讓邵小兵在這里自殺,而不是在他家自殺,為什么?”
陳法醫想了想,道:“如果真是有兇手設計讓邵小兵‘被自殺’,邵小兵在自己家跳樓,跳樓落地聲音很響,馬上會驚動周邊很多人,包括小區保安,兇手怕自己被抓。”
高棟揮揮手,道:“好吧,我這個比方打得不對。就算讓邵小兵在家自殺,兇手容易被抓,那么兇手為什么不找個沒人的工地什么的,何必跑到這偏僻的海灘來?”
“嗯……大概找不到沒人的工地吧。”
高棟無奈苦笑:“老陳,這回你沒抓住我問題的關鍵。我想說的是,在其他地方跳樓自殺,和在這里跳崖自殺,對我們警方的偵查來說,最重要的差別在哪兒?”
陳法醫想了好久,還是搖搖頭:“在哪兒?”
高棟手指戳了戳桌子上的照片:“在腳印!老陳我問你,是什么讓你相信邵小兵的死是自殺,而沒有其他的兇手?死亡地是第一現場,死亡原因是摔死,死者無其他傷,也沒中毒跡象,這些都沒錯,但如果僅憑這些信息,你能這么堅信他是自殺的嗎?也有可能是先被人制服,推下去的吧?而讓你做出判斷的最重要因素在于山坡上只有邵小兵一個人的腳印。如果換成其他的場所死亡:一則,普通水泥地不容易保存腳印;二則,一般地方周圍都有多人的腳印,我們沒法兒判斷是自殺還是謀殺。”
高棟繼續道:“這案子挑的地方,山坡上是潮濕的泥地,腳印一清二楚。這仿佛是有人故意透露給我們的信息,讓我們相信,邵小兵就是自殺的。”
陳法醫想了想,道:“老大,你說的有道理,可是我們目前沒有任何證據來支撐你的假設,判斷邵小兵是‘被自殺’的。”
高棟吐了口氣,把照片全部按順序排在桌上,相當于還原了山坡上的全部腳印位置,凝神細看。
他想到了還有一種辦法判斷邵小兵是自殺,還是“被自殺”。
如果邵小兵是“被自殺”,那么這些走來走去的腳印就不是邵小兵的了,而是兇手的。不管兇手如何來回走,最后一次,兇手一定是離開懸崖走下山坡的。兇手從山坡走向懸崖是一行腳印,離開懸崖是第二行腳印。不管重復多少次,兇手只要最后是離開懸崖的,腳印的行數一定是偶數行。
相反,如果邵小兵真的是自殺,那么不管他怎么走來走去,最后一次腳印一定是通向懸崖處的,也就是說,腳印是單數行。
高棟睜大了眼睛,仔細地數著照片中的腳印行數是奇數還是偶數,結果頗讓他失望,因為他發現很多腳印是繞圓圈走,到底來回走了幾次,無法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