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家屬的事情倒是好搞定,那個年代的人命本身就不值錢,加上太爺爺是真心的為自己的錯誤買單并非是仗勢壓人,家屬很快就平息了怒火,但是那些借勢想要進郭家趁火打劫的難民事情就略微有些棘手,不過太爺爺多年在商場上浸淫沉浮也絕非是易于之輩,這個吳管家束手無策的問題在他看來也是好辦。
他馬上把洛陽城的幾戶大戶聯系到了一起,太爺爺乃是新興商會的龍頭人物,加上那時候商界格外的團結一致對外大家也都給太爺爺面子。
第二日,所有為災民供應的粥棚全部都停了,平日里靠著粥棚度日的災民們立馬就炸開了鍋,但是任憑他們怎么鬧騰這幾家也不做回應,只是說自己家里沒有余糧了無法開倉放糧,災民們想鬧事,這幾家人也早有準備,亂世之中誰家里沒有個私人的護衛隊當然這在歷史書上可能被稱之為地主武裝,這些人都配有洋槍等武器,可謂是不俗的戰斗力,之前災民沖擊郭府的時候之所以沒有用是因為太爺爺帶走了部分的衛隊去山西,而他不在家吳管家也不敢擅作主張。
這次災民再次沖擊郭府,洋槍隊一亮,幾聲槍響過后災民們立馬就做鳥獸散。
第二日,粥棚依舊是沒有開,單靠官府的那個粥棚可在巨大人數的災民面前可謂是杯水車薪,這時候災民們依舊是怨聲載道怒罵不止,但是卻不敢沖擊這幾家大戶。
等到第三天的時候,太爺爺帶著幾戶豪紳大戶直接坐著高頭大馬出街去了,幾家聯合配備了百人的洋槍隊戒備,這時候已經饑腸餓肚到沒有一絲力氣的災民們不敢叫囂了,也不知道誰開頭下跪,呼啦啦的跪滿了一地,全部都在祈求太爺爺他們繼續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一碗米養恩,斗米養仇,這個道理太爺爺心里太明白了,災民們搶劫的時候誰也沒有顧忌他郭泰來昔日的善行,可是幾家同時斷糧,這些災民才知道能在這個年代雪中送炭有多么的可貴,面對這跪倒一片的災民,太爺爺沒有繼續為難他們,而是站出來道“郭府出了逆子,乃是郭泰來教子無方這才驚擾了鄉親們,以至于鄉親們搶劫郭府打雜商鋪,郭家生意一落千丈,這才無錢無糧繼續開設粥棚賑濟諸位,今日說這個話,并非是郭泰來要秋后算賬,只是不想拿自己用血汗賺來的錢來救濟這幫趁火打劫的白眼狼,與其這樣不若救濟一些真正需要的鄉親們。現在只要大家把當日煽風點火帶頭作亂的人交出來,我等立馬重開粥棚。”
在任何時候都不要輕易去考驗人性。
特別是在大家都餓的幾乎沒有命的時候,什么情義恩情都是浮云,當日那幾個煽風點火的人立馬便被災民們自己給糾察了出來扭送到了郭府,太爺爺把這些人送到了官府查辦,并非是太爺爺真的要跟這幫人計較,而是在當時富戶人人自危,需要揪出一批人來殺雞儆猴震懾這些災民,有了這幾家大戶的共同努力,這些帶頭的定然是不會有什么好果子吃。
太爺爺他們也信守承諾,立馬就重開粥棚,這一次災民們開始歌頌功德,沒人再敢造次,就這樣一個巴掌一個棗的,太爺爺便把這吳管家視為棘手難題的問題解決了,把吳管家整的是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