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里的金銀細軟等陪葬品未曾丟失無疑是洗清了師爺等人盜墓的嫌疑,那么又是誰打開了棺材,又為何放了這么一只癩蛤蟆到棺木之中,這奇異的蛤蟆抱尸又是什么意思難道真的如同師爺所說,是癩蛤蟆跳上墳頭口吐人言把死去的鄭氏叫了出去,可是要真的是這樣,鄭氏又是怎么回到這棺材里躺著的這件事疑點實在是太多,太爺爺想不出個所以然出來,但是毫無疑問鄭氏的死,包括鄭氏死后的事情絕對是有蹊蹺,經歷過這等邪乎事兒也在這方面吃過虧的太爺爺不敢大意,此刻小道童在身邊站著,太爺爺立馬問道“小道長,這是怎么回事”
小道童也是眉頭緊鎖,他搖了搖頭對太爺爺說道“風水學之中有金蟬送財,鯉魚開運之說,所以有一種祥瑞便是金蟾送鯉,音同金蟾送禮,也就是金蟬抱在鯉魚的背上死死的不松手,漁夫們捕獲這樣的鯉魚多半會放生討個吉祥,可是這金蟾抱尸到底是何意,貧道才疏學淺實在是不知。不過無論如何,有人開棺動了尸體都不是好事,還望郭老爺定奪。”
小道童雖然在茅山修行了一番,但到底是年輕,讀了萬卷書不若行千里路,在經驗上是有所缺失的,太爺爺立馬讓吳管家快馬加鞭的去找師爺丁讓他過來處理,太爺爺怕小道童誤會自己嫌棄他沒本事還特意的解釋了一番,小道童也絕非是心胸狹隘之人,小道童笑道“學海無涯,孔圣人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能從他人身上學到東西,對于我來說反而是好事。郭老爺大可放心。”
吳管家到了山頭尋到了師爺丁說明了情況,師爺丁問吳管家道“郭老爺找了誰過去”
吳管家是多么八面玲瓏的人物師爺丁這么一問吳管家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兒,他趕緊道“起墳開棺,斷然是要請先生過來指點一二,我們老爺與清風觀道長有舊,只是請那小道童過來幫忙起墳。”
師爺丁又問道“郭老爺沒有去省城請毛師傅”
吳管家點頭道“老爺說毛師傅固然是厲害,但是遠水解不了解渴,古人云遠親不如近鄰,更何況他與師爺一見如故,煩請師爺出手相助,日后定有重謝。”
師爺丁眉頭一動,雖然極力的掩飾卻難以掩蓋臉上的笑意,他道“郭老爺看的起師爺,自當竭盡全力,吳管家稍等,我這便叫上幾個兄弟與你一起下山。”
就在吳管家去請師爺丁的時間里,太爺爺等著則是一直盯著那抱著鄭氏腦袋的金蟾,只見那金蟾一動不動,小道童撿了一根兒樹枝去捅它它也是毫無動靜,似沉睡,又似是死了,幾人不明就里也不敢妄動,大約過了個把時辰之后,師爺丁和吳管家終于是來到了郭家祖墳,太爺爺立馬迎了過去,師爺丁抱拳道“郭老爺,事情大概吳管家已經跟我說過了,說一句不怕丟人的話,師爺我手下兄弟們吃的是死人飯,起過的墳開過的棺不計其數,有千年老墳頭,更有剛入土的新墳,卻也從來沒有見過這等奇事。到底是怎么回事,還是等我看過再說,穩妥起見,還是希望郭老爺能立馬給毛師傅送信。”
太爺爺不知道師爺丁到底是故意氣,還是真的心里沒有把握,他道“毛師傅的事情回去再做商議,還請師爺往前一步。”
師爺跳進了墓坑里盯著棺材里的鄭氏尸體去看,眾人都屏住呼吸大氣兒都不敢喘,在師爺盯著那金蟾看了一會兒之后,師爺抬頭道“郭老爺,為了查明真相,怕是要對嫂子不敬了。”
太爺爺雖然無奈,卻也是點了點頭道“全憑師爺定奪。”
師爺拿出了匕首,對著眾人道“閑雜人等轉過頭去,若是看到了不該看到的東西,我姓丁的必然挖了他的眼睛”
師爺丁雖然長相文質彬彬,卻也是有名的悍匪,眾人聽了他的話,紛紛轉過腦袋去不敢再看一眼,師爺丁喝退了眾人,又跪在棺材前對著鄭氏尸體說道“嫂子,為了你死后能安然上路,得罪了。”
師爺丁說完,拿匕首割開了鄭氏身上所穿的壽衣,等她撕開壽衣露出鄭氏身上皮膚的時候,太爺爺猛然的瞪大了眼睛,只見在鄭氏的胸膛到肚臍的位置,畫著一張碩大的朱砂符咒,小道童也是眉頭一皺跳下了墓坑盯著那道符咒,小道童與師爺丁對視了一眼,小道童問道“師爺可知這是一道什么符”
師爺丁道“我從師父那里學的是尋龍點穴堪輿之法,對于布符施法只是略知皮毛,我心里此時雖然有一絲猜測,卻也不敢妄言,道長乃是茅山后裔玄門正統,還望不吝賜教。”
小道童道“貧道說一個字,看看貧道與師爺是不是想到一處去了。”
師爺抱了抱拳道“請。”
小道童道“鎮。”
師爺道“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