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朝廷內憂外患,但是朝堂之上上至皇帝下到百官卻并不認為大明百年的江山會覆滅,只是認為這可能是不詳的征兆,皇帝并沒有降罪給守著龍口泉的魯班教,只是責令他們想辦法修正改變局面,于是公輸若愚便開始想辦法,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魯班教才知道龍口泉下面連同的地下暗河其實是另有玄機。
為了改變龍口泉流出血水的現狀,他們順著地下暗河的水路,找到了三道口,他們發現這里是地下暗河的源頭所在,公輸若愚利用魯班教的理水之法,改變了地下暗河的走向布局,想要以此拯救龍口泉,但是收效甚微,這個收效甚微就很有意思,按照太爺爺的理解便是這個做法并非是沒有成效,或許是讓龍口泉的泉水便的沒有那么的腥臭,卻依舊是沒有恢復往日甘洌清泉的水準。也正是因為收效甚微,讓公輸若愚覺得此法可行,只要疏通了地下暗河,找到了血水的源頭,就可以達成預期的功效。
順著這個思路去想,公輸若愚認為這盤根交錯的地下暗河某處肯定是有問題,也就是癥結所在,就好像是人的血管有無數條,某條的擁堵導致甚至出現了問題,只要把這個擁堵的點疏通,找到病灶根治它,便可以藥到病除。
古時候就算魯班教有各種法子,但是搬山填海改變河道走向在古時候絕對是大工程,更何況這還是盤根交錯的地下暗河其工程量之巨大可想而知,工程量大,需要的時間自然是多。
但是隨著邊關戰事的吃緊,李闖王的勢力越來打越大,大明朝這座大廈岌岌可危,眼見著就要崩塌,之前不認為龍口泉冒雪是亡國之兆的人這時候也不禁相信這是國運凋零的征兆,朝廷真的用了心,便責令公輸若愚在限期之內把這件事給處理了,而這個時候,朝廷派了一個人下來監理魯班教,這個人是一個方士,碑文上并沒有記載這個人的名字,只是說此人的肩膀上一直站著一只黑色靈猴,于是起名給他猴生。猴生并沒有過多的干預魯班教治理地下水,話也不多,只是會詳細的記錄地下暗河潮汐的時間和路線。
就在公輸若愚竭盡全力的治理地下水的時候,猴生卻運來了幾具棺材,這幾具棺材理的人到底是什么身份魯班教的人并不知曉,只是從只言片語之中推測,這幾具棺材里裝的人可能是朱家的人,魯班教雖不歸三教,卻是融合百家的雜家,各方面都通一些,風水堪虞術的也知道一些,他推測當時窮途末路的皇帝希望用風水之力改變王朝的頹勢。
公輸若愚推測這是猴生的建議,說法大概應該是龍口泉的地下有龍,那地下冒血的地方,則是一處真龍穴,之所以會流血,那是朱棣皇帝斬龍龍斷首的地方,那個地方經了龍血的滋養,早已成為一塊真龍寶地。
不管方法對不對,先葬它兩個朱家人再說,萬一成了呢
猴生可是拿著圣旨來的監工,他要做的事情就是皇家的意思,公輸若愚沒有抗旨的膽量,而就是這次,猴生提出了他的第一個要求,他讓公輸若愚集合天下魯班教的能工巧匠一同下水,在那流血的真龍寶穴所在,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水準,修建一座陵墓。,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