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們都知道齊思遠在省城有幾個家世不錯的朋友,一直也未懷疑什么,直到現在幾人找來,才知道齊思遠并未去省城而是下落不明。
齊思遠去了哪里
為何連夜搬走又為何沒有跟至交好友聯系
這一下子成為了一樁懸案,幾人為了尋找齊思遠,在報紙上刊登尋人啟事,又花費了不少銀錢找人打探消息,最終卻是一無所獲只能無奈放棄再次回家,回到家之后,齊思遠的失蹤一下子成了郭登科的心魔,他依舊沒有放棄,買下了文報的一個刊面,連續一個多月刊登尋人消息,還發布了巨額的懸賞,只要能齊思遠消息的給予重額報酬。
當時的世道并不太平,郭登科擔心齊思遠已經遇害,可是對于至交好友,總是生要見人死要見尸。
之后過來送消息情報的人倒也不少,但是大多是為了來騙酬金,這些假消息更是耽誤了郭登科不少的時間,最終郭登科也只能無奈暫停,然而對尋找齊思遠一事,郭登科心里從未真正的放棄。
也就是在半年后,郭登科忽然接到了來自北平城的一封信,信的內容極其的簡潔。
我很好,勿念,勿尋,有緣終會相見。
落款齊思遠。
郭登科一眼便認出來了這的確是齊思遠的筆跡,不過為了穩妥起見,又找了兩位好友確認,大家一致認定這是齊思遠親筆信無疑,接了這封信證明了齊思遠現在活著,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齊思遠到底經歷了什么,現在又在做什么,無疑成了困擾三人的謎團。
然而這封信沒有地址,齊思遠也沒有留下任何的線索,盡管確定他就在北平城,然而偌大一個北平城要找一個人出來無疑也是大海撈針。
因為這封信,齊思遠的事情看似是有了些許的眉目,可轉瞬之后便又陷入了一個死局。恰好這個時候郭登科在跟北平的一個商人合作生意,本來這件事他可去可不去,在思量一番之后郭登科便決定親自跑一躺,一來是去談生意,二來是去碰碰運氣,萬一在北平城陰差陽錯的遇到齊思遠呢
只要有一丁點兒的希望,郭登科都不愿意放棄,這是對朋友的忠義之道,在這一點上郭登科絕對是得了太爺爺的言傳身教的。
作為前朝滿清的故都,當時北平城的局勢非常復雜,三教九流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洋人的勢力,有新興的軍閥,有滿清的那幫子遺老遺少,還有京津之地的坐地老炮,得知了郭登科要去北平城的事兒太爺爺極不放心,但是孩子大了總要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郭登科也比同齡人要沉穩的多,當爹的也不好說什么,只是臨行前囑托郭登科,如果在北平城里遇到了過不去的坎兒,就去宋家棺材鋪里找一個叫金剛的人,自報身份之后金剛便會幫他,如果事情連金剛都無法解決,就去祥云寺,找一個復姓納蘭的和尚,告訴和尚自己從洛陽城而來,姓郭。
郭登科倒是沒有什么壓力,他在上海上學的時候有不少同學來自于北平城,如今都活躍在北平城的文壇,彼此能有一個照應,更何況他做的是正經的買賣也不需要太過擔心,就這樣郭登科孤身一人來到了北平城,先是跟自己的同學小聚了一番,之后便去見了戶,中國人的生意自古以來都常在酒桌上談,倆人也是一邊喝一邊談,事情進展的非常順利可謂是賓盡歡,戶一高興,便要拉著郭登科這個少年英才去體驗一下北平城的夜生活,逛一下那聞名遐邇的八大胡同。
世間的事情就是如此的巧合,就在二人要離開酒樓的時候一群流浪漢圍了上來,這一群乞丐圍著黃包車伸手乞討,戶見慣了這樣的場景伸手驅趕,而郭登科拿了一些瑣碎的銀錢準備施舍,乞丐們一看到錢紛紛爭搶,唯有一個乞丐唯唯諾諾的拿著破碗站在外圍,并不往里面來沖,郭登科不由的多看了他一眼,這一看不要緊,當四目相對的時候,那乞丐忽然丟下破碗落荒而逃。
郭登科一眼便認了出來那乞丐正是自己苦苦尋了許久的齊思遠,他激動的渾身顫抖,沖出乞丐群對著齊思遠跑的方向便追了過去,結果北京城的路大家也知道四通八達的,不熟悉的路的郭登科很快迷了路,那齊思遠的身影也消失在了夜色當中。,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