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上所描繪的內容,其實跟當初徐達、常遇春二人口述的,基本一致。
由此可見,等到這三種糧食種植出來之后,如果收成沒有太大出入,那便可以嘗試著在南北各地,進行嘗試種植。
然后,兩三年的時間內,就可以向著全國各個地方進行推廣了。
到了那個時候,大明的所有田地里,都能夠看到這三種農作物的身影,而百姓們也會因此再也不會餓肚子了。
大明的經濟也會因此得到復蘇,并快速發展起來。
尤其人口!
人們填報了肚子,就能夠繁育出更多的下一代。
那么十年之后,大明的國力將會達到一個難以估量的程度。
一想到那美好的未來,朱元璋便不由心中一陣激動。
他奮斗了一輩子、反抗了一輩子,所為的不就是讓老百姓們能吃上飽飯、穿上新衣么?
但就這一點看來,老十二就藩之后,倒也做了不少實事。
怪不得荊州城的老百姓,那么擁戴他,甚至要給他修生祠呢。
朱元璋臉上的笑意一閃而過。
雖說這是好事,但卻總是讓他感覺心里似乎有點膈應。
這種情緒,甚至就連朱元璋他自己,都說不清楚究竟是為什么。
正在這時候,吳伴伴小碎步走了過來:“啟稟陛下,太常寺卿求見。”
“胡惟庸?”
朱元璋一愣,道。
“這么晚了,他來找咱作甚?”
“這……太常寺卿只說有要事求見,并未說究竟是什么事情。”
想了想,朱元璋道:“讓他進來吧。”
“是,陛下。”
不多時,在吳伴伴的引導下,胡惟庸便來到了御書房。
“微臣胡惟庸,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說話吧。”
朱元璋隨意地擺了擺手,道。
“咱想知道,你究竟是有什么事情這般著急,都等不到明天天明了,非要這么晚了來見咱?”
胡惟庸趕忙再次跪拜,說道:“啟稟陛下,是微臣最近讀書,突然有所感悟,覺得其中有些道理說得很是在理,所以想要跟陛下分享一二。”
朱元璋看了胡惟庸好一會兒,才緩緩說道:“是嗎?好,那你不妨說說看,讓咱也開開眼,看看這書里面,是藏了什么了不得的大道理。”
這番話雖然說得平和,但弦外之音卻是十分顯而易見的。
他是在敲打胡惟庸,讓他謹言慎行。
要是當真說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話,可就千萬別怪他朱元璋下手狠辣了。
胡惟庸不傻,自然是讀懂了這份警告。
只是,開弓便沒有了回頭箭。
此時他不管說與不說,都將會惹惱朱元璋,所以也只能硬著頭皮一頭走到黑了。
……
兄弟們,熱騰騰的稿子奉上!
達到300催更,繼續加更!
還差5個為愛發電加更!
數據到位,雙手干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