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不過小王爺這么一鬧,我們跟荊州那邊兒的鹽鐵生意,倒是被絕斷了。”
“誰說不是呢,我們家的布匹、桑蠶也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小王爺畢竟是少年心性,做事難免失了分寸。敲打敲打吧,讓他也長長記性。”
“既是這樣,那么我家的商隊,今后就不往荊州城去了,繞個道。諸位呢?”
“你都這么說了,我們又怎么能甘于人后?打今兒起,我們家的布匹、絲綢,不會再往荊州運了。”
“那我們家釀的酒,原材料也不從荊州買了,區區谷物、酒曲而已,就不勞煩小王爺操心了。”
……
在場眾人紛紛表態。
這一圈下來,關乎荊州城的糧油米面、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幾乎都開始遭受制裁了。
這些鎮江府的氏族代表們,情緒尤為高漲。
甚至都不約而同地開始期待了起來。
期待那位風頭正勁的小王爺,突然遭到這種打擊,會是一副什么樣氣急敗壞的面孔。
光是想想,都覺得甚是有趣啊!
聚會持續的時間不長,談完了事情后,在場的氏族老人,都各自散場離開了。
仆役們上前,細致地打掃起衛生來。
等到這院子里的監視得走遠,他們有意無意地守在了四面八方。
中間那個仆役,則是悄悄從懷中摸出來一只信鴿。
在他的腳上綁好密信,而后朝著荊州府的方向,將其托向了高空。
鴿子撲棱了幾下翅膀,一躍而起,消失在了天際盡頭。
做完這一切,仆役們又悶著頭,好似無事發生過一般,繼續忙著對茶室進行清潔、善后。
自從湘王朱柏抵達荊州城之后,便一直在著手進行著荊州城的重組計劃。
殺貪官污吏,鎮豪強氏族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他將百姓的賦稅降低到了歷史最低,除開幾項最基本的賦稅之外,所有能減免的統統減免。
當然,這也只是政令的一方面,只能對老百姓起到一定的造福作用。
但效果卻并非立竿見影。
真正讓老百姓們對湘王朱柏感激涕零的,當屬土豆、玉米和大豆等新農作物的廣泛種植,以及灌溉水源的建造。
這些可以當成主食的農作物,產量達、收獲快。
除此之外,因為地理條件的原因,導致雖然荊州城左近便有河流,并且降雨也還算充沛,但附近的耕地卻多荒蕪、干涸,導致百姓們不得不去江邊擔水澆灌,這一去一回便是至少一個時辰,太耽誤事兒了。
所以,湘王朱柏索性大手一揮,令人造了一條引水灌溉的水渠,大大緩解了農田的灌溉壓力。
不過寥寥一兩個月的時間,便能夠給老百姓們帶來切實的糧食豐收,讓人可以填飽肚子。
除此之外,湘王朱柏在就藩之后,還嚴厲了律法,但凡有作奸犯科者,一縷嚴懲。
多想措施并行,荊州城的風氣煥然一新,百姓們的面貌也因此大為改觀。
每個人的眼中都重新燃起了對于生活的希望。
而作為試點工程,荊州城的成功,是完全可以在任何其他地方進行復制的。
尤其土豆、玉米和大豆這三種新農作物的引進,每年至少能拯救一兩百萬的災民!
不夸張地說,只要能夠按照指引,認真開墾、種植,悉心照料,不出三年,整個大明帝國將再無饑荒,更不可能會有人被餓死!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湘王朱柏無私奉獻出來的。
作為藩王,他完全不需要做到這種程度,只要牧守一方,庇佑他藩地的子民便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