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朱柏繼續說道。
“但有一條,你們必須保證將自家學說的學術、學問,毫無保留全部寫下,以讓閱讀者能夠更快了解諸位的學說,以自行選擇。”
“此外,此事本王也會派遣解縉進行主持和修撰。若是不無意外,那么此事,便將由他全權負責此事的推進。”
解縉這個人的名字,即便是諸子百家的首領,也是有所聽聞的。
可以說,在當下的湘王府上,最受湘王朱柏重視的文臣,沒有之一!
如果這樁事情,能夠由他親自來主持,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想到這里,諸子百家的首領們,哪兒還有什么不樂意呢?
一個個紛紛拍手稱是,并且立即各自在心里思索了起來,到時候應該將本門的學說,如何發揚光大。
而一旦動起了這個心思,那么便愈發愿意去想,去琢磨。
很快,他們便已經打好了腹稿,大概知道了應該要寫一些什么東西,以便獲得更高的關注度。
一想到這兒,諸子百家的首領們便紛紛坐不住了,他們的心思全都撲到了撰寫書籍上去。
更是恨不得能夠馬上召集弟子們,一起群力群策,撰寫自家的書籍來。
于是,大家再也坐不住了,紛紛起身匆匆告辭。
不多時,諸子百家們便走了個精光。
偌大的正堂,只剩下了湘王朱柏一人,獨自飲茶閑坐。
忙碌了這么多天,他也終于得閑能夠靜靜坐下來了。
坐下來,好好思考一下,未來荊州城的發展,未來大明帝國的命運走向。
以及,對于未來,他自己又將要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其實朱柏的想法很簡單。
只要大明的百姓們吃得飽、穿得暖,遇不見洪澇、干旱、暴雪等等災害,能夠平平安安過這一生。
社會安寧,海晏河清。
就已經足夠了。
至于別的事情,諸如功過得失啊,善惡評判啊,這些事情朱柏都不在意。
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即便是當今圣上,他也是堵不住這天下悠悠眾口的,所以又何必在意別人怎么說呢?
對此,湘王朱柏的想法就特別簡單了。
只要做好了自己的分內事,造福后人,就沒有遺憾了。
.....
.....
兄弟們,新鮮的稿子來咯!
達到300催更立即加更
還差4個發電加更!
求催更,求發電支持!
感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