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禁軍的首領,也算得上是有些見識。
可再怎么有見識,也是當真沒見過眼前這一幕。
只能說,這一次圣旨的規格,刷新了他的眼界上限。
目送吳伴伴等人出門,而后禁軍眾人便打著各色旗幟,作為隨行儀仗,跟隨在身后。
他有種預感,今次這遭圣旨,將會在應天府百姓之中,引起軒然大波,少說也值得他們討論十天半個月的。
至于此刻打頭的吳伴伴,那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來應對。
畢竟這支儀仗隊伍,可是以他馬首是瞻的。
一想到,這么重要的工作被交到了自己的手上,吳伴伴便不由內心感到陣陣激動。
他的臉上盡量保持著肅容之色,但內心卻是激動無比。
這樁事情,必然會震動整個應天府,甚至于被載入史冊都說不一定!
而作為親歷者和推動者,那么他的名字肯定也會被順手記下來。
如此一來,可當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吶!
自己這樣的“雞犬”,當真是趕上了好時機!
于是,他的雙手高舉著純金的托盤,托盤上用金色的絲綢覆蓋,而在金色絲綢之上,則是一副用金色絲線扣著的卷軸。
圣旨!
吳伴伴這是要去何處傳圣旨?
眾人心中都充滿了疑惑。
只見這支隊伍,浩浩蕩蕩出了宮城,又出了皇城,來到了第三道城墻——京城之中。
應天府共有四道城墻,分別是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
在京城之中,居住著朝中重臣、皇親國戚,還有一些比較有頭有臉的社會人士,家纏萬貫的商賈之家。
此時,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突然出現了一群禁軍打頭,掛著兩塊朱紅色的牌子,上書“肅靜”、“回避”。
百姓們見狀,紛紛讓出了道路,并好奇地打量起來,不住地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這種程度、這種陣仗,他們可謂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自然是免不了心中好奇的。
于是,各種各樣的猜測此起彼伏。
大家都在想,這圣旨究竟是要傳到哪兒去?
而又究竟是什么樣的尊貴身份,才配用這種程度的儀仗去送圣旨呢?
不光是百姓們好奇。
此時,各個府邸里的大老爺們,也都紛紛從自己宅邸之中的仆役口中,得知了這個消息。
他們心中驚訝,立即派遣了管家或是信得過的人員,去街面上打探消息。
一時間,偌大應天府中各方勢力,都不由自主將目光投向了這一支儀仗隊。
各種猜測不脛而走。
深居東宮的太子朱標,此時站在宮城的最高處,遠眺浩浩蕩蕩的隊伍遠去,眼中表情晦澀難明。
他其實也有些好奇,究竟是誰,擔當得起這般的儀仗。
但更加令他心中好奇的,其實還是當屬這一道圣旨,究竟會傳到誰的手中。
除開太子朱標,朝中眾人也時刻保持著關注。
......
.....
兄弟們,新鮮的稿子來咯!
達到300催更立即加更
還差4個發電加更!
求催更,求發電支持!
感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