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通過與這位叫彌生子的聊天,笹垣潤三獲知了許多訊息,令她走后,他又注意到了黑色長椅旁墻上的某一點。通風管的四方形洞穴就在天花板下方,本應覆著金屬網,現在上面當然空空如也。
“古賀?”
“報案人是誰?”
古賀答復道:“發現尸體的是附近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下午,有六個男孩在這棟大樓里玩。他們玩的并不是躲避球或捉迷藏,而是把大樓里四通八達的通風管當作迷宮。”
對男孩而言,在復雜蜿蜒的通風管里爬行或許的確是一種能夠激發冒險精神的游戲。
“小孩嗎?”
笹垣潤三砸吧砸吧嘴,為自己腦中突然冒出來的想法感到可笑。
“古賀,走吧,我對這個案子很感興趣,我們去查查死者桐原洋介的人際關系,還有他的家庭,肯定會大有收獲。”
接下來的十幾天中,笹垣潤三觀察走訪死者桐原洋介人際關系,大概得到了以下幾點信息:
“桐原洋介家庭條件不錯,屬于中產階級。有一個妻子與兒子”
“妻子彌生子原先職業是夜店女郎,比桐原洋介小十多歲,正值30多歲盛開的年齡,桐原洋介不能滿足他,所以彌生子與松浦有奸情。”
“桐原洋介的兒子桐原亮司是個非常孤僻,但是個十分聰明的孩子,可能知曉母親與松浦的奸情。”
之后的時間便是確定不在場證明,犯罪動機,犯罪心理揣測等等細節,案子到了這個地步,年輕的同事松浦認定兇手可能是死者妻子彌生子與奸夫松浦。
笹垣潤三則不這樣認為,通過繼續調查查訪,詢問周邊民眾以及桐原洋介在銀行取款記錄,大致確定了他在案發那天的行蹤。
那天案發上午,死者桐原洋介在三協銀行布施分行提出一百萬元現金,到附近的嵯峨野屋吃了鯡魚蕎麥面,八點多離開。
問題是在那之后。店員的證詞指出,桐原洋介似乎朝車站的反方向走。繼續調查則證實桐原洋介在一家蛋糕店買了一塊水果布丁蛋糕。
在根據店員證詞,證明當時有位女性與桐原洋介一起購買蛋糕。
婚外情,異性關系。
警察大多認為出現了曙光,朝著這條路子摸索排查,很快就在桐原洋介的當鋪名冊與周邊民眾口辭中確定了一個名字——西本文代。
.......
“這條路怎么這么爛、這地方也太破了吧。”’
踩在滿是泥沙的路上,走兩步就揚起灰塵,古賀忍不住吐槽。
旁邊笹垣潤三默默觀察這片破舊荒涼的建筑群,看著手上名單上的地址,沒有任何頭緒。
“同學!”
看著遠處走過來一個背書包的俊朗少年,笹垣潤三揮揮手,跑到他的面前問道:“請問這紙片上的地址怎么走?”
陳俊余光飛快的在這位中年大叔的面容上掠過,又看了看后方稍顯年輕的古賀,“在那邊。”
他手指那棟公寓,隨即離開。
“走吧!”
古賀拉了拉笹垣潤三,他卻問道:“你有沒有注意那個少年的眼神?有種不同尋常的成熟,還有,他好像在笑。”
“沒有,很正常的一個少年。”
“算了,可能是昨天沒睡好吧。”
笹垣潤三伸了個懶腰,走向那棟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