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敢這么大膽,這么瘋狂。
這種做法令很多想起了活躍在電影圈的富豪霍華德·休斯,都是一樣的大膽且瘋狂,出手闊綽,令人動容。
方案里面的計劃也確實沒有哪一家報社敢這樣做,但能行得通嗎?
沒人敢肯定,但這絕對能引爆全美的輿論狂潮,點燃無數人的熱情。
眾人沉默,在陳俊的堅持推行下,《每日頭條》報社開始了高效的工作。
洛杉磯的第二天。
潔白的墻壁,精致而華美的辦公會議室,麥克斯勒微微打開百葉窗,看著底下穿流的人群與不時穿過的車子。
“有誰能夠告訴我,《每日新聞報》最近在搞什么鬼?”
作為《洛杉磯時報》這家全美西部最大的對開日報報社社長,麥克斯勒自然能夠收到許多信息,擺在他那座位上的是一份文件,早上由員工送來的。
底下的管理層面面相覷,都人手一份看過那份文件,搞不懂里面的狀況,突然廣告部長推了推眼鏡,沉吟道:“那是否要拒絕《每日新聞報》的廣告請求?”
“據我所知這家報社替換一個新的主人,是位年輕的小伙,背后有幫派背景!”另一位高管說。
“有幫派背景又怎么樣?我們后面還站著摩根公司呢?”
麥克斯勒浮現一絲戲謔:“簡直就是愚蠢,那個小鬼難道不知道報社品牌的重要性嗎?”
“經營二三十年在西部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報社就這樣變成了《每日頭條》,這個名字會令我想到某家娛樂場所附贈的小期刊。”
“哈哈哈......”
滿座哄堂爆笑。
麥克斯勒繼續笑道:“我不否認采用彩色印制報刊,是個創新之舉,但是難道我們沒有想到過嗎?”
“我懷疑那個叫做威廉的年輕人應該沒學過管理,腦子一熱就想出了這種昏招,他能支撐到什么時候?”
廣告部分負責人又說:“他們抱著想宣傳報社的改革以吸引讀者的目的。那我們要接受他們的廣告請求嗎?”
“為什么不呢?”
“我猜那小子肯定在洛杉磯其他報社打了廣告,甚至電視上也說不定,這樣,我們為什么要放棄一筆不菲的廣告費?”
“記住可以給他宣傳,但條件是至少一個月時長的廣告周期,一周的時間可賺不到多少。”
提議條件發到了陳俊的桌上,與此同時,他也收到了來自洛杉磯以及西部其他報社的條件。
只有極少拒絕了他刊登廣告的請求,而那些提出條件的報社,都抱著看笑話的心思借機敲一筆。
他一一同意了,因為這筆錢跟后面的消耗來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這也是報社許多人為他大手筆感到瘋狂的原因。
陳俊是有計劃的,先刊登廣告宣布報社更名以及采用彩色印制的消息,相信會有很多人被彩報而吸引,因為這實在是個不錯的噱頭。
接下來,在一周后,報社正式刊印彩色報紙,面向全美讀者。
陳俊沒選擇立刻刊印,雖然報社的實力能夠做到,但他要在這段時間監制報社內容質量,排版編輯等等,力求當讀者拿到手,會起一種驚艷的先鋒設計感。
另外在這一周之內,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聯系并擴張報社印刷點。
原來《洛杉磯每日新聞報》就是7個印刷點,多集中在西部地區,這并不夠。
如果完整的計劃鋪展開,達到《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那種影響全美的,至少還要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兩倍。
除此之外,打通發行渠道也是重中之重。
限制于時代的因素,這個時期的全美沒有那么多渠道可供報紙發行,只有常規的四種。
街頭零售,家庭投遞,郵局訂閱,以及非傳統渠道訂閱。
第一種街頭零售,分為報攤銷售、超市代銷,試想一下,報紙往收銀臺附近一放,每天就可以吸引成千上萬顧客的眼球。
第二種家庭投遞,訂閱最穩定,最不受天氣等外部因素的影響。
第三種郵局訂閱,發行較少,僅分發一些在所在地沒有分印點的報社。
第四種是非傳統渠道,一般指賓館,酒店,餐廳,客車,機場等發行集體。
以上四種主要渠道,第二種家庭投遞最有價值,因為能夠吸引中產穩定階層,也是例如《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等巨頭報紙的攻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