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同時,得到的數據反饋也到了陳俊的桌案:74萬份,銷量不可避免的縮水,接著70萬份,又是幾天驗證時間,發行數據回落穩定在68萬份區間。
這個數據陳俊只能感嘆金錢的魔力是無窮的,這年代的人也比較單純,能夠達到這種轉化效率。
68萬已經達到巨頭報社公司的邊際,而這僅僅是《每日頭條》在西部與南部的銷售情況,東部與中還未完全打開,潛力可見一般。
而目前中部的超市發行渠道早已洽談了大半,東部則是科里昂家族的主場,商談比中部還要快。
一個星期后,消息傳來了,東部發行渠道打通,中部則還有小部分沒有打通。
此時,各大報社見《每日頭條》一連半個月都是穩定發售,沒搞什么活動,不由松了口氣,而另一邊在鼓吹《每日報社》沒落消息則甚囂塵上。
“老板,這幾天因為其他報社的攻擊,我們這邊發行銷量受到了一定影響。”
“那開啟第二次獎勵活動吧,燒50萬,不...再加上20萬,燒70萬美元,記住中獎的概率要多向著向東部與中部偏移。”
“70萬!”副社長王爾德倒吸一口涼氣,“原先40萬,現在70萬,這么多錢,即便是巨頭級的報業公司一年的營收也達不到這個數。”
“那要發行多少?”
“150萬份!”陳俊平靜道。
......當所有報社看到電視上赫然蹦出的70萬美元,瞪大了眼睛,真敢撒錢啊。
這下更猛的狼來了!
活動還是廣而告之的套路,只不過這次注重開拓全美東部與中部市場。
時間也變成了3個星期后,還是以炒作為目的,并且利用這段時間,提前預熱以往未開發的東部與中部市場。
這三個星期,陳俊過的并不短。
首先他從科里昂家族那邊加大了人才需求,要不然根本以他的管理能力難以掌控。
所幸在過了兩個禮拜后,湯姆黑根給了他極大的支援,各種人才,金錢,資源,公會組織,以及政治上的庇護。
與此同時,他也帶來了一個消息,“各大報業巨頭后面站著的公司已經聯合起來,遞交了你擾亂市場秩序的抗議。”
“那還能開展嗎?”陳俊皺起眉頭,之前他有過這方面的擔憂。
“可以!”湯姆黑根笑著,聲音明顯高昂了幾度,“很多人物都有教父的友誼,我們無懼任何人!”
“不過就這最后一次吧!”
就陳俊這段時間所知,目前各大報業公司背后都站著一些巨孽,擁有強大的人脈關系與資源,而教父替他擋住了這道襲擾。
從湯姆黑根的嘴邊那個弧度來看,他能感受到他對科里昂帝國擁有的強大自信。
這種權勢,手眼通天!
與之對比,他這個小報社到有些像推出來的棋子。
三周期時間如約而至,《每日頭條》的強勢,猶如呼嘯的狂風驟雨一般席卷了整個全美。
可以說街頭十個讀報紙的人,其中就有三個必然拿著是《每日頭條》
不過陳俊對此已經興致缺缺。
這只不過一場營銷學上的勝利,在實際層面上還遠談不上獲勝,目前最要緊便是消化并守住這個成果。
擴大各地區編輯團,記者團等各方面人才的引進,對報社進行管理化,公司化,更有效率的運營。
**
8月11號,正是陳俊向東部紐約等城市燒錢的日子。
紐約,長灘!
一大早上就有專門的投遞人員來此。
科里昂家族原本是沒有訂閱報紙的習慣,可今天卻是破例的頭一遭。
一訂購了就訂購許多,《每日頭條》幾乎莊園里面的人手一份,廚師,清潔人員,司機....
任誰都知道教父今天為什么高興。
他們也很高興,因為教父高興,他們的請求就很容易得到允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