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墟與因陀羅之怒的領域仍在緩慢地摧毀和吞噬這個尼伯龍根的一切,崔巍的雷云像是翻卷的稠密的群星,雷云中降下的細雨則綿柔如絲綢,濺在仍舊波濤洶涌的水面上就掀起幾米高的巨浪,其中的死亡概念如花般綻放。
可天地間極盡寂寞,躁動的元素亂流在此刻沉寂了,或者說,再也沒有元素了。
滅世的領域不再無休止的擴張,就像落入池水的墨團,不管它初時如何張揚肆意,總歸有被水吹散的一刻。
正如路鳴澤所說,滅世級言靈的進程無法被打斷,惟有真正的至尊能夠號令天地阻止浩劫的降臨。
路明非并非至尊,媧主雖然表現出龍王級的能力卻也絕不是真正的全元素掌控者,否則她就不必如此大費周章的借助斷龍臺作為媒介施展序列號可能還在歸墟與因陀羅之怒以上的九嬰,只需要像是當年路鳴澤對待赫爾佐格和芬里厄時那樣,僅僅只是口中吐出的敕令就成為天地的規則,哪怕連濕婆業舞也被強制中斷。
真正讓它們的狂躁趨于平靜的,其實是這個尼伯龍根。
死人國度是沒有盡頭的彭羅斯階梯,可這絕不意味著這種事實上仍舊附庸于現實世界的亞空間擁有無限的容量。
自羅蒙諾索夫和拉瓦錫先后提出質量守恒定律,以及德國物理學家羅伯特·邁爾、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和德國物理學家亥姆霍茲共同提出能量守恒定律之后,這個宇宙的規則仿佛終于被人類掀開了那層神秘帷幕的小小一角。
可少有人知道,在神秘學的領域,元素守恒甚至早在中世紀就已經被當時的弗拉梅爾導師提出,“元素并不泯滅,只是沉寂”,意為被言靈所催動反應的四大元素最終并未因為圣言的催化而從這顆星球上歸于虛無,只是從活性轉而為惰性。這個理論進而延伸出另一套觀點,即“漫長的歲月之前地球的表面元素的濃度堪比此時空氣的濃度,但黑王和他的子嗣肆無忌憚地用大真言術互相廝殺,于是寂滅不可抑制的降臨,龍類的力量遭到削弱、高階混血種的數量幾何式下降、四大君主陷入沉眠”。
這個理論的信奉者不在少數,他們認為龍類的衰落正是因為超自然力量的沉寂,元素的運動由活躍轉為惰性只需要一次言靈的念誦,而從惰性重新轉化為活性卻需要不知道多么漫長的時間。恰恰龍類的基因中又充斥著對權力的渴求和嗜血的欲望,兩個親王之間的戰爭就能綿延百年赤地千里。
在以紀元為單位的時間跨度中,相對頻繁的滅世級言靈的使用則像是在薪柴中丟入了火把那樣瘋狂消耗著這顆星球上活躍的元素儲存。
神國阿斯加德儲存的元素足夠奧丁召喚數萬數十萬乃至上百萬的英靈大軍開赴諸神的黃昏,但是太古權現的消耗堪稱海量,是龐貝在用自己的力量維持它們的領域運轉,并將死亡與毀滅的概念降臨在尼伯龍根的每一寸土地中。
媧主所召喚的九嬰雖然能夠重創初代種,但絕無可能瞬間使其失去戰斗力。
真正擊潰了龐貝體內元素平衡的是路明非的那一刀。
那莊嚴至極的一刀帶著如詩的殺意,從路明非早已經被榨干的骨頭里提煉出力量。
名為暴怒的終極屠神武器從七宗罪的匣子里拔出來的那一刻就已經是被喚醒的狀態,刀鋒上的光焰延展出十米的長度,路明非枯竭的靈魂中發出如怒獅般的咆哮。
他并未使用任何的刀法,甚至似乎連行動都是下意識的,從五度暴血再次被暴怒出鞘畫出狂風中如山形的刀弧,一切都只在一剎那間。
路明非記得昂熱曾告訴過他,在玉藻前的那一戰里犬山賀手握鬼丸國綱將剎那推進到第九階,以512倍的神速斬出史上最快的刀。
可就在這一刻,他所爆發的速度還在九階剎那之上,仇恨和斬斷命運的決意讓他甚至不吝燃燒自己的生命。
那一刻路明非雖未以任何刀法起手卻切實的斬出了居合的極意。
與墜落的烈光交錯而過之后路明非仍舊前沖出百米的距離,幾乎已經靠近楚天驕昏迷不醒的廢墟,腳下是狹長的、漆黑的溝壑,那對猙獰的龍爪死死嵌入地面幫助他穩住了身形。
他保持著拔刀的姿勢,而垂在腰際的暴怒正在化作一團蒙蒙的金色的霧氣緩緩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