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地方靠山,荒無人煙,就連土地都不肥沃,怎么在你嘴里就被說得天花亂墜,好似一只能下金蛋的……鳳凰?”
陸知白臉上堆滿了笑容,說道:
“父皇,這個開發能否成功,關鍵在于春和大學能順利建成并運轉起來。只要學校建成,人氣自然是不缺的。”
朱元璋低下頭,又認真審視起計劃書,緩緩說道:
“這里面倒都是合情合理的推論,也不見有太多夸大之詞。怎么結論就這般駭人聽聞?年收能有十萬貫嗎?”
陸知白連忙解釋道:
“原本臣本沒打算今日就呈上這計劃,所以還有諸多圖紙未曾帶來。今兒個,只是先來向父皇稟報一聲。”
朱元璋盯著計劃書的最后一頁,思索片刻,仿佛已將其看透,抬眸,緩緩問道:
“你想把這攤子鋪這么大,得花不少錢吧。你是想讓朕掏腰包?”
他的語氣微微沉了下來。
陸知白不緊不慢地笑著,從容不迫地解釋說:
“陛下,這可不叫花錢,叫投資!您若投資了兒臣的建設公司,那您就是股東了。
我們再去找其他人,一起投資這開發項目。日后公司盈利,您便能依照持股比例分紅。這可不就是會下金蛋的鳳凰嘛。”
這些商業門道,朱元璋心里自然是清楚的。
可他生性謹慎多疑,仍擔心其中有不妥之處。
不過,陸知白早已用事實證明,他賺錢的確是有一手。
朱元璋沉吟片刻,說道:
“這個開發計劃確實有些大膽。嗯,朕仔細想想,倒也找不出什么紕漏。
正如你所說,最關鍵的就是人,只要人流充足,他們少不了要花錢,哪怕只是過去一趟,大多也得乘車吧。”
陸知白連連點頭,臉上滿是欣喜之色,說道:
“正是這個理兒,陛下真是慧眼如炬,洞若觀火,一針見血啊!”
朱元璋接著說道:
“再加上你那花里胡哨的手段,叫什么包裝來著?怕是有不少人,要被你忽悠得心甘情愿掏出腰包。”
陸知白一臉無奈,耐著性子糾正道:
“陛下,這怎么能叫忽悠呢?做買賣,講究的是你情我愿,咱們又沒強搶他們的錢財。”
朱元璋微微哼了一聲,不再多言。
畢竟若答應與陸知白合作,這忽悠人的事兒,他也算是參與其中,脫不開干系。
朱元璋又看了看計劃書,皺著眉頭,有些不滿地說道:
“看你這意思,還想找其他人來投資,找這么多人作甚,豈不是要分走許多利潤?
朕覺得差不多就行了。這種事參與的人不宜過多,五個八個就足夠了。”
陸知白趕忙說道:
“陛下明鑒,這個數目和臣預想的相差無幾。人的確不能太多,可也不能太少,畢竟所需資金數額巨大。
這些人的人品,還必須可靠,另外,重要的不僅是資金,還有他們背后的渠道與人脈……”
朱元璋點了點頭,心里卻在盤算著,自己要盡可能的少投入些錢,還能在這公司中占據最高地位。
但猛然回過味來,他不禁暗想:
“朕已是皇帝,富有天下,怎還要遵循這等規矩?”
可過了片刻,朱元璋又自己哄自己道:
“沒法子,商場便是如此,若凡事都加以強權,這些人就如同霜打的茄子,沒了精氣神,商業也會隨之萎靡不振……
罷了,每行都有每行的規矩。在商場里,就依著這股份的規矩;可商場之外,哼,一切都由朕說了算!”
盡管朱元璋心里明白這些道理,但仍是皺著眉頭,低聲嘟囔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