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是受誰的指使。
他一口咬定是元朝大臣伯顏的后人。
朱元璋根本不信,命令再審。
但這人死在了獄中。
朱元璋自然不會輕易放棄,命令按照已有的線索,繼續再查。
同時,又給工部施加了一些壓力。
表面上看,一連好些天,朱元璋都如一頭怒獅,散發著帝皇之威。
讓所有人都不敢觸他的霉頭。
實際上,朱元璋心底,已是升起了十萬分的警惕,又有一絲隱秘的期待與欣喜。
火燒軍器庫,絕不是偶然。
現在還看不到更多的動向。
但躲藏在暗處的人,終于動了!
盡管朱元璋心有期待,卻也暴露出己方的一些問題。
朱元璋不得不慎重——
這軍隊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收買了。
別說這些中層武將了,就連那些勛貴,也有一些,或許是起了異心……
此次事件,胡惟庸倒也表現得有些憤慨。
但朱元璋卻總覺得,上朝的時候,胡惟庸和一些人的表情,似乎有些異樣,常有憂慮之色……
已然身居高位,還憂慮個錘子啊?
……
武英殿。
朱元璋來回踱步,眼眸之中,不由得掠過森冷的殺機。
接下來一段時間。
明里暗里,都陸續有軍令傳出。
朱元璋已是秘密地開始了調兵遣將。
同時,他也在思索著,如何才能讓那暗處的人膽子更大一些,再大一些呢?
……
工部被牽連得人人自危。
余文昇愁容滿面,亦是在署衙中來回踱步。
他望著案上堆積如山的文書,心中滿是焦慮。
“這可如何是好?兩個月的期限,怎么可能補上那么大的缺口……”余文昇忍不住嘆氣道。
一旁的左侍郎李鏞,苦著臉應道:
“大人,工匠們都在拼命了,可人手還是不夠啊。”
明朝工匠制度,也在不斷改進中。
現在,有資格到京師的官方作坊做工的人,其實沒有那么多。成日的干活,總得讓人歇歇吧。
負責做武器的,一共大約有三四千人。
可受影響的軍刀、弓弩,每類都有上萬把,燒掉的箭矢更是數不勝數。
另外,軍刀制作流程很復雜,需要長時間、多次的錘煉,不然質量得不到保證,砍兩個人就卷刃了。
若是一味趕工,兩個月內只完成數量,也不是不行。
但武器出了問題,直接影響戰斗,以后工部還是會被追責的……
余文昇決定據實上奏。
同時再催一催工匠,盡量完成任務。
總之,不要讓皇帝覺得這個活很輕松。
結果。
他被朱元璋罵了個狗血噴頭。
老朱罵他說:“都什么時候了,還想著偷懶!不行就換個人來做工部尚書!”
余文昇真是有苦說不出。
但是,被罵總比被砍好啊。
余文昇滿臉苦澀,連忙說道:
“陛下,臣絕無偷懶之心!只是,前些日子偏偏又有寒潮襲來,數百名工匠長期勞作,陸續感染了風寒……
這下子又拖慢了制作進度,臣實在是無計可施了。請陛下恕罪……”
朱元璋聞言,也是沉默了,感覺真他娘的不順。
他冷哼一聲:
“人手不足,你不會再調嗎?朕不管你有什么理由,任務期限到了,若完不成任務,朕定不輕饒!”
余文昇無奈地回到工部,心中越發焦慮,真想告老還鄉啊。
左侍郎李鏞過來,提議道:
“大人,要不我們問一問駙馬?他或許能有辦法加快生產。”
想起陸知白,余文昇簡直要氣笑了。
陸知白自從有了大學之后,對工部的事就越來越不上心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