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朱楨難得豪爽一回,在天香樓擺下酒席。
陸知白自然也在受邀之列,依舊是他們兄弟幾個相聚。
陸知白如今算是發現了,哪怕在古代,有了一定身份,成天也是吃吃喝喝,各種宴會。
但如今嘛,起碼參加飯局時,他心情暢快,極為放松。
朱楨喝了些酒,嘿嘿直笑,說道:
“我已問過母妃,她打聽過了,禮部那邊挑了些吉日,正月便有兩個。”
陸知白笑道:
“那估計便是在正月成婚了。”
朱楨臉蛋微紅,只是憨笑,并不言語。
朱橚逗他道:
“早日成婚,三年抱倆。”
朱棣倒是想起一事,問道:
“老五,聽聞你府里又有喜訊了?”
朱橚略帶一絲羞澀,卻又難掩驕傲地說道:
“不錯,大概二三月份便要生產。”
朱楨不禁滿臉羨慕道:
“哎,五哥的孩子都要兩個了。”
朱棣擠眉弄眼道:
“只要你勤勉些,遲早也會有的。”
一群少年不懷好意的嘿嘿笑了起來。
陸知白輕咳兩聲,示意他們莫要太過放肆,嘴角卻忍不住上揚。
只因再過些時日,他也要有自己的孩子了。
有妻有子,有兄弟有朋友。
關鍵是,還有錢有權有顏。
這般的生活,當真是妙極了……
……
幾日之后。
先前定好的、交付武器的日子到了。
自有工部和軍器庫的人進行交接。
此次交付的武器數量,比任務數量還要多些,且毫無差錯,質量極好。
朱元璋早已得知了相關情況。
況且又收到了朱棣的奏疏。
他言稱陸知白新的冶鐵之法能得到上乘精鋼,造出的寶刀極為鋒利,乃是大明之幸。
朱元璋雖曉得那高爐,卻不知改良的效果竟有這般好。
他又派人,去問軍器庫那邊,是否如此。
宦官回來說,親眼所見,新造出的一批刀劍確實無比鋒利,乃是神兵利器。
得知這一結果,朱元璋連連點頭,心中總算松了一口氣。
武器的缺口不僅補上了,而且質量還更好了。
即便日后有大規模戰事,也無需太過憂心。
既然任務圓滿完成,負責此事的官員自然該有嘉獎。
這種賞賜,是有規制的,一般也不會太多。
通常是給鈔,賜衣,或是賞白金(就是白銀),綺帛等。
于是朱元璋批道:
“賞廣智侯白金百二十兩、冬衣四襲;尚書余文昇綺帛八匹,衣兩襲;工部制軍器者,侍中以上,照此減半……”
給錢,就被花了;給布,雖能做成衣服,但沒什么特殊標記。
所以。
賜衣,特殊!
衣乃是內府尚衣監所制,往往會高于被賜者的官職,上面還有各種花紋圖案,是一種榮譽的象征!
不過。
批著批著,朱元璋又看到了陸知白呈上的奏疏。
自天冷之后,陸知白進宮的次數減少,奏疏也不多,好似半冬眠了。
只因他向來慵懶,但凡上疏,必是有事。
朱元璋倒好奇,這家伙要談些什么。
看著有些歪扭的字跡,朱元璋懷疑他是不是故意的,炫耀護駕有傷是吧?
但看下去之后,朱元璋也凝眉沉思起來。
陸知白是在為一眾工匠訴苦,講述他們在作坊勞作的種種可憐形狀。
工匠地位為何低下?
其中一個緣由便是,他們大多從事苦力活。就連現代,快遞外賣等行業,依然被人看不起呢。
能工巧匠,終歸是少數。
而陸知白研究所里,那種腦筋靈活、能做研究的工匠,更是少之又少。
甚至像郭雄文,有家學淵源,雖喜愛與工匠相關之事,卻無人將其視作工匠,只因他還有其他諸多身份與光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