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學生點頭,都望著她,說道:
“這些都是你家的孩子?那有不少東西,得讓你男人來扛。”
婦人眼眶微紅,無奈苦笑道:
“我男人去年從山上摔下來,沒了……我公公也不在了,婆婆腿腳不便,在家里呢……”
眾人頓時都沉默了。
只見她衣著極為樸素,補丁層層疊疊。
孩子們也是如此,臟兮兮的。
有個鼻涕娃,衣服黑得锃亮,都能當鏡子照了。
最大的那個孩子約莫八九歲,衣衫單薄,在寒風中縮著身子。
可神情卻十分歡快,眉開眼笑,直勾勾地盯著牛車上的物資。
夏原吉望著這母子五人,心中不禁泛起酸澀,聯想到自己。
家里沒了頂梁柱,生活實在太過艱難。
其他學生也都沉默不語了。
他們忽然間覺得,院長發放東西,對某些家庭著實意義非凡。
婦人見他們沉默,以為是自家人口眾多,惹得他們不高興,連忙說道:
“我孩子還小,吃不了多少,少給一些也行的……”
眾學生趕忙說道:
“該多少就是多少。來,你把大致情況跟我們講講。”
說著,夏原吉便開始寫起檔案。
其余人則忙著計算物資,一點也不少。
之后,眾人又把東西送到婦人家里,順便給她的婆婆寫檔案。
到了住處,幾個小孩興奮得手舞足蹈,拍著手又蹦又跳。
這個家,比家徒四壁好不了多少,就是靠著山,有不少柴火。
但米缸都快見底了。
那老太太卻對他們十分敬重,見他們會寫字,便覺得是金貴的讀書人。
她一瘸一拐地要去給他們燒水,又叫婦人快去鄰居家借茶葉。
幾個學生連忙阻攔,說寫完就走。
雖說棲霞的百姓大多不富裕,但這樣又窮又難的家庭終歸是少數,他們的心情都格外沉重。
臨離開時,夏原吉解開自己的腰囊,從中取出一些折得很小的寶鈔。
這些都是他到京城之后,一點點積攢下來的。
有時給人寫信能得些報酬,母親也會給些零花錢。
偶爾幫陸知白整理文稿,陸知白也會給他酬勞。
還說他已經不小了,身邊沒點銀錢可不行。
夏原吉原本盤算著,再等些天,過年的時候,他或許還會有些小收入。
等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百貨樓必定會打折,那時便能去買書了。
可如今。
看到這一家子的狀況,夏原吉心想,書就在那里,又不會跑掉。
但冬天沒有棉衣穿,是會凍出病來的,小孩子容易夭折。
夏原吉將寶鈔一張一張展開,放在桌上,說:
“這是八貫鈔,你拿去給孩子們做幾件冬衣,再買些肉……”
婦人和老太太都大為震驚,連連推辭不肯收下。
可夏原吉讓她們拿著,迅速離開了這家。
其他學生快步跟上來,敬佩地問道:
“原吉,你不是要買書嗎?現在就只剩幾個銅板了。”
夏原吉道:
“書以后再買也不遲。”
其他學生紛紛點頭,滿心佩服。
他們雖說也有一些零花錢,卻舍不得如此慷慨解囊,不禁感到羞愧……
夏原吉卻是面色平靜,繼續做起檔案記錄。
不久之后,先前領了米糧、送東西回家的幾個青年,又跑了回來。
他們臉上滿是笑容,七嘴八舌的道:
“小秀才們,還在發放東西呢,需不需要幫忙?”
“俺爹叫俺來幫忙。”
“你們行善積德,我們出點力,也算是感謝了……”
雙方合計一番,確實需要人手。
于是夏原吉等人,便同意了這些青年的相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