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陸知白就回到了棲霞,但帶了朱橚一起。
另外,楚王妃王瑾,另乘一輛馬車,與他們一同去了棲霞。
因她在王府中沒什么事,又聽聞朱長樂在棲霞辦了善堂,而且那邊女學興起,王瑾便想去瞧瞧情況。
朱楨也想媳婦兒了,便叫她過來,還可以給女校幫忙。
正是春日,朱橚過來游山玩水。
棲霞不是什么名勝之地,卻也山清水秀,別有韻味。
陸知白同他來到一處河岸。
河邊種了綿延數里的桃樹,樹都不算大,這時稀稀拉拉地開著花兒,遠看一片淡淡粉色。
朱橚看了就發笑:“這是什么林子?丑不拉嘰的。”
陸知白笑道:“長大了就好看了,這是我造的桃花林,以后就在這里給學生們講《桃花源記》。
等到果子成熟,可以吃,還可以釀酒、做果脯之類的。”
朱橚想想也是服氣,揶揄道:
“你以后會講《阿房宮賦》嗎?要不要造一座阿房宮出來?”
他正吐槽著,忽然看到地上長了各種各樣的野菜,綠油油、嫩生生的。
朱橚頓時精神一振,四下望了一圈,越看野菜越多,越看越喜歡。
于是叫他的隨從,去找鏟子和籃子過來。
等東西拿來之后,朱橚興致勃勃地蹲在地上,親自挖起野菜來。
陸知白看了一會兒,不由得稱奇,好笑道:“五哥,你王寶釧附體了?”
朱橚頭也不抬地問道:“誰是王寶釧?”
陸知白想起,王寶釧、三俠五義之類的故事,是在清朝中期才開始流行起來,在明朝流傳度不廣。
于是就給他大致講了下王寶釧與薛仁貴的故事。
朱橚聽著,評價道:“這男的真不是個東西!”
不過,陸知白揶揄他,朱橚倒不以為意,仍是快樂的挖啊挖。
不多久就挖滿了一個小籃子,于是又叫隨從去找更多容器。
他在小土山上到處尋找,興致勃勃。
所謂天皇貴州,即便挖野菜,也不掉價。
陸知白在一旁袖手旁觀,夸贊道:
“五哥身為王爺,能深入田間地頭,體會民生疾苦,真是難能可貴。”
朱橚笑道:“有的窮苦地方,野菜民眾也當成寶貝,棲霞卻都沒什么人挖。可見短短數月,你治民理事已頗見成效。”
陸知白笑道:“現在連老人少年都想盡辦法要做工,哪有空挖野菜。”
兩人愉快地商業互吹起來。
陸知白又想起了秦王朱樉。
也不知道二哥的《救荒本草》編得怎么樣了,感覺應該不咋樣。
但朱橚卻證明了,興趣是最好的動力。
朱橚一邊挖,一邊贊不絕口道:
“這野薺菜,多鮮嫩啊,包餃子倒是正好……”
但他說著,又傷感起來,黯然嘆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