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良才說:“并未有信件。”
陸知白心中仍覺怪異,但還是讓他先行去歇息。
范良才他此番歸來,是為押送這批貨物,還順便帶來了欠條。
只因他們在貴州施予米糧、宣揚漢學,耗費許多錢糧,區區一千貫根本不夠。
現在把游方郎中龐山等人“押”在了奢香那里……
次日。
有人將奢香送的那批禮物送到了。
送入庫房之前,陸知白親自逐一查看。
終于在一個木盒之中,找到一封書信。
他戴上一雙絲綢手套,才拆開信件。
信是用秀麗的漢字寫成。
奢香雖是彝族人,但自幼聰慧好學,對儒學推崇備至,會寫漢字倒也不足為奇。
看完信后。
陸知白總算明了她送禮的緣由。
這還得歸功于龐山等人。
貴州實際上分為東西兩部分,鴨池河以西稱作水西,向來是靄翠家族的領地。
水西彝族的一些部落,遭遇了瘟疫,當地郎中沒能應對。
龐山等人仗義援手,及時化解這場疫情,避免擴大。
他們一直向貴州貧民布施米糧,在當地聲名遠揚,受到奢香與其夫君靄翠的關注。
接觸多了,龐山等人便道出受廣智侯派遣之事,還說明了陸知白的身份與諸多事跡。
如此,奢香心生結交之意。
因土司與明朝廷之間,并無中間人,只能直接向朝廷傳遞消息。
換句話,如果有什么事,朝中無人為他們發聲。
陸知白曉得,當下朱元璋對看似信任靄翠夫婦,任命靄翠為貴州宣慰司使,位于三司之首。
但日后也動過殺心,想剿滅水西諸部落。
如今還未發生,奢香或許敏銳的預見到未來的危險,已提前開始謀劃。
不愧是一代女政治家。
由于初次接觸,禮物算不上貴重。
只是這封信寫得情真意切,卻又不卑不亢,不留話柄。
陸知白在書房中踱步良久,反復思量。
他確實有意與奢香結交。
趁著奢香夫婦還在世,強化對貴州的掌控,節省擴張版圖的成本。
畢竟大軍一動,就是成千上萬的軍費啊。
但這關乎國家戰略,不可擅自行動。
于是。
陸知白進宮面圣。
他將事情大致陳述一番。
朱元璋聽后,不解地瞥了他:
“你怎的又與貴州扯上關系?”
稍作思索,他哼笑一聲:
“你在外交上運氣不錯,不如再兼一個鴻臚寺的職?”
陸知白才不理他,自顧自說:
“父皇,莫要玩笑了……靄翠、奢香忠心耿耿,正應加深聯系,好使貴州徹底歸附,將來平定云南也會順遂許多。”
朱元璋微微挑眉:
“你怎知他們忠心耿耿?”
陸知白應道:
“陛下不妨下旨,令他們修一條棧道,以連通川、黔、湘、滇!”
朱元璋聽聞,眸色一沉,神情凝重許多,思索片刻,點頭道:
“所言甚是。貴州山川眾多,交通不便。倘若修成棧道,往后軍民皆方便不少……”
陸知白點頭:
“此乃浩大工程,若他們依旨行事,便可表明忠心。”
朱元璋頷首,表示認同。
陸知白接著說:
“兒臣還有想法。請陛下派一批人,令儒生、農民、杰出工匠等,前往水西,傳授技藝,令土人沐浴皇恩,接受漢化。
數年之后,移風易俗成效顯現,先進技術帶來甜頭,土人自然會誠心歸附大明。”
朱元璋聽了,沉吟許久,瞇眼問道:
“倘若他們習得咱的技術,卻沒有更忠心,反倒實力增強,愈發難以收拾,又如何是好?”
陸知白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