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點頭:“我們能給后人鋪好路,也很不錯了。”
陸知白拍拍他的肩膀,笑道:
“沒事,盡管去做,我還有知道一種東西,等你把青霉素弄出來,我就告訴你。”
朱橚瞪他:“就不能現在說嗎?”
陸知白說:“這東西的提取稍微簡單一些,只需要些儀器。不著急,任務那么多,你們又不是牛馬,慢慢來嘛~”
……
很快又到了七夕。
距離去年展示發電機,又一年過去了。
過了七夕,陸知白派李默回家鄉,代自己中元節祭奠父母。
朱橚又來了一趟,說他上疏向朱元璋請求撥些錢糧,來建設醫學研究所。
結果朱元璋批道:
“醫學研究所并入春和大學!咱當初撥了三萬貫錢,一年就花完了嗎?”
朱橚鵝鵝鵝的笑:
“在哪都不重要,要緊的是我沒錢了!現在各地來的郎中已經有大幾百,還有許些人在考察期……”
陸知白說:“既然如此,剛好我早已考慮對大學進行改革~”
春和大學校內的建設就沒有停過,如今又建設了許多教學樓和宿舍,為將來分院系做準備。
醫學研究所想要過來,他自然是全部接收。
陸知白畫餅道:
“你們在做什么課題?都要申報項目,咱們管理應該精細化,到時我再看看,每個項目應該下撥多少科研經費……”
朱橚摩拳擦掌:
“好說,等再有一些成果,我就可以升教授了吧?”
陸知白向朱元璋上書,提出春和大學更名為“大明皇家科學院”。
叫學院還是科學院,他糾結過,最終還是選了科學。
這沐浴皇恩之意,已經寫在明面上了,朱元璋看了,自然答應,還親自賜字。
于是,皇家科學院開始掛匾,改制。
現在,細分出了教育、醫學、機械、農學、經濟五個學院。
每個學院都會教授相關聯的知識,比如醫學院也研究藥材,畢竟現在沒有條件分得更細。
隨后便是期末考試。
考完之后,第二屆學生放假半個月。
第一屆則是繼續在棲霞做牛馬。
這時也到了七月十八,建校一周年的紀念日。
同時,也是馬皇后的誕辰,洪武千秋節之一。另一個是太子朱標的生辰。
帝后二人,崇尚節儉。
連老朱的生辰都是不受獻,不賦詩,不賜酺,不齋醮。
皇后生辰也并不鋪張,和去年一般,沒有大設宮宴,只簡單辦了家宴。
雖早有規矩在前,可兒女若執意表孝心,帝后又豈會拒絕?
陸知白與去年一般,親手抄寫了一遍《藥師經》呈上。
洋洋灑灑五六千字,皆為親自書寫,一字不錯。
抄罷,他還于心中默默將此抄經功德,回向給馬皇后,祈愿她身康體泰。
其余在京的皇子皇女,亦有大半,呈獻壽禮。
雖不貴重,卻皆飽含深情厚意。
朱元璋閱過陸知白所抄之《藥師經》,不禁瞥他一眼,暗自思忖:
怎的咱生辰之時,你就懶得動爪子了?
無妨,再有兩月就到萬壽圣節,且看他如何表現。
轉眼已至月底,陸清嶸小娃滿月啦。
自是要擺滿月酒,操辦諸般儀式。
陸清嶸倒是乖巧,鮮少哭鬧。
如今他已長開些許,變得白嫩如玉,那一雙大眼仿若黑葡萄般漆黑,五官精致可愛,與剛出生時判若兩人。
陸知白慨嘆:“果真是有苗不愁長啊!”
不知不覺,這娃兒就長大了一丟丟。
眾多工匠紛紛送來各式幼兒所用之物,諸如搖籃、小車等玩具,幾乎堆積如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