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來到會客廳,喝茶,歇歇。
朱元璋漫不經心的問道:“自你接手棲霞以來,此地稅收幾何啊?”
陸知白早有此料,不徐不疾地回答:“陛下,這稅收……已經快花完了。”
朱元璋眉頭一皺,哼了一聲:“咱是問你攏共收了多少!賬簿呢?”
棲霞的面積,可稱彈丸之地,能收上多少稅?怕他搶嗎?
陸知白無奈,只得命人將上半年的總賬呈上。
朱元璋接過賬本,仔細翻看,越看越是震驚。
頗有些難以置信。
“這棲霞小小一地,竟收鈔一萬貫,糧八千石,布五千匹?”
朱標聽聞,也是滿臉詫異,道:
“稅上的繁華,才是真繁華啊。”
朱元璋深深注視著陸知白,目光幽深得可怕。
陸知白拱手解釋說:“陛下許我臨民治事,我便改了棲霞稅法,這皆是工商稅的功勞。
以往稅收多依賴田賦,但棲霞工商興盛,各類工坊、商鋪如雨后春筍。
再有渡口的優勢,大宗運輸和交易越來越多,已經成了南北貨物集散地。準備冬天水枯了,將碼頭再擴建一番……”
朱元璋聽了,卻并不開心,反倒皺起眉頭來,陷入沉思,視線仍停留在賬本上。
稅課司內一時間安靜得落針可聞,只窗外偶爾傳來幾聲鳥鳴。
朱元璋終于開口,皺眉說:
“棲霞稅收竟與普通的縣大抵相當。
可是咱目光所及之處,無人有一句怨言!棲霞的百姓,大多是開開心心的……”
朱標立即點頭,回想道:
“不錯,這里的人常常帶笑臉,對生活很滿足。那種神采,一個人能裝出來,一百個人也能裝嗎?”
徐達亦是輕輕頷首,他走過的地方、見過的人更多,這種感觸更深。
朱元璋有些疑惑:“收了賦稅大家還高興,世間竟有這樣的事?”
陸知白想了想,笑說:
“當中緣由,實在復雜。總之,棲霞雖小,但如今乃是‘經濟特區’,又有礦山作為依托,再加上各方面的建設規劃,可不就政通人和。”
朱元璋點頭道:“今兒咱有空,晚上你給咱慢慢說。”
陸知白:“……”
中午,眾人吃了一頓番薯宴。
老朱太勤儉了,不準奢華,最后只宰了一頭羊。
而番薯的種種吃法,經朱元璋嚴選,認為炸薯片最佳!
其他幾種方式雖然口感普通,填肚子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對于勞苦大眾已是夠了。
吃完飯,朱元璋摸摸溜圓的肚皮,滿足的嘆道:
“明年,咱一定讓這番薯在江南推廣開來!后年,要讓關中等平原都種上!”
陸知白幽幽地潑冷水道:“陛下,想要推廣此物,恐怕很不容易……”
朱元璋聽了這話,瞬間神色不悅,滿心不解,竟氣笑了:
“你這是何意?這番薯本是你力主推廣,如今怎的自己先泄了氣?!”
陸知白趕忙回應,神色鄭重:
“此事并不簡單。即便朝廷強行推廣,成效恐怕也難如意。
其一,這陌生之物,民眾未必信任,也不曉得如何種,萬一顆粒無收,往后的日子可怎么過?其二……”
說到此處,他話語一頓。
朱元璋瞇起雙眸,目光銳利地看著他:“但說無妨,無需避諱!”
于是陸知白平靜說道:“最關鍵的是稅收。糧食畝產一旦提升,稅收必然水漲船高!
但這番薯水分居多,用作交稅實在不妥,故而還是得交稻麥。
可番薯并不適合單做主糧。民眾覺得負擔加重,自是不愿意種的……”
萬歷年間,水利專家徐貞明,便想在北方興修水利,改麥為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