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大學這邊的全部學生加起來,已然超過四百之數。
時光匆匆,有苗不愁長啊~
有時候,第一批學生還會回來,與師弟們分享經驗。
至于各個院系的人員調配,朝廷此前派的文吏自會處理,無需陸知白勞神。
而陸知白到學校來,最后一樁要事,便是找范顯祖。
范顯祖雖是個酸腐老儒,在這待了一年多,陸知白倒是知人善任。
老范酷愛講大道理,此處學生眾多,又沒有朱標那般尊貴的身份,讓他可暢所欲言。
他道德感頗高,又熱衷管人,擔任教導主任可謂恰到好處。
處理了其他事,陸知白直奔范顯祖的辦公室。
范顯祖的辦公桌上,各類書籍堆疊得雜亂無章,他也不好好收拾。
兩人寒暄片刻。
陸知白便表明來意:
“時光飛逝,轉瞬已至深秋。九月十八,便是萬壽圣節了。”
范顯祖微微頷首,感慨道:“是啊,又一年匆匆而過……”
陸知白含笑道:“范先生,你閑暇無事時,可否幫我撰寫一份為陛下賀壽的表文?”
范顯祖神色略顯詫異:“賀壽表文?此前倒是少有這等事。”
陸知白微笑道:“往后便有了。”
還不是因為李善長嘛。
雖說已退休在家,但仍想刷存在感,多次攜群臣上書,請求朱元璋慶賀生辰。
此前數年,老朱皆予以拒絕,說生日之際,總會憶起已逝的雙親,悲傷尚且不及,又何來歡喜?
然而,終究抵不住李善長與群臣的再三懇請,他同意接受慶賀。
故而自洪武十三年起,往后的萬壽圣節都得呈上賀表!
像陸知白這樣的后輩,還要送上賀禮。
但這究竟是李善長拍馬屁,還是朱元璋自己想借過生日加強皇權,已無關緊要。
反正從今往后,敬獻賀表成了固定制度。
雖說賀壽表文篇幅不長,可要字斟句酌,精心打磨每一個字,也非易事。
陸知白實在不擅長給馬屁雕花,費時費力還不如睡覺,故而尋求專業人士幫忙。
陸知白鄭重叮囑道:“切記,要寫得清新脫俗!
對了,還有些字眼萬萬不可用,比如‘無’‘光’‘發’之類。”
范顯祖瞪大雙眼,一時間有些茫然。
陸知白卻未多作解釋,只道:“你自行領悟吧……”
之所以避開這些字眼,自然是為了規避文字獄。
雖說現在老朱看他順眼,但萬一哪天不順眼了呢?
所以凡事還是小心一些為上。
這文字獄到后期就離譜,不僅本國人受害,外國人寫得不好也被會抓來。高麗就有過這種倒霉蛋。
好在,當下朱元璋尚未如此神金,看到一個“光”字,就覺得是在嘲諷他當過和尚。
陸知白接著笑道:
“差點忘了,如今范先生無需獻賀表,那我這事你就多多費心哦,勿要聲張。”
范顯祖一臉無語地瞅著他。
你禮貌嗎??
想當初,他是朱標的老師,身負太子賓客之職,正二品的高位。
怎奈先前反對陸知白興辦大學,后來便被遣至這里,做起啟蒙老師。
有一天,朱元璋憶起此事,便將他從太子賓客的名單中剔除了。
他如今僅在科學院擔任講師一職,在朝中無職,待遇上不過從五品。
時過境遷,起初的憤懣,如今也已消散了。
主要是,這里管吃管住,伙食太好了,吃了上癮,竟讓他胖了好幾斤……
既然無官,自然無需再撰寫賀表。
范顯祖點頭應道:“院長放心,尚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定能寫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