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寶鈔是世界上最大的紙幣。
一張寶鈔的面積,比a4紙還要大,約是一張人民幣的八倍!
夏原吉開始了奮筆疾書,記下恩師所說的內容。
趙致遠沒有位置,唯有認真聽著,用腦袋記。
陸知白又說:
“當下的面值有六種,一貫、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
這實在是冗余。只需要一貫、五百、二百、一百即可。想要其他數目,加一加就好了。”
寶鈔司提舉思索片刻,微微點頭。
陸知白說:
“我覺得,應當增加十貫的大面額。
至于十文之類小面額,用量太大,往后發達了再說……”
為啥要提高面額?
因為,哪怕用紙幣,家有萬貫,數起來也挺痛苦。
去年給朱標送的五千貫,那就得用箱子裝……
提舉只是點頭。
陸知白又說:
“至于種種防偽標志,有水印,編號,變色油墨,特殊花紋,安全線等可以考慮。
活字印刷術已改進了,也可以用上……”
他稍稍解釋一番。
出于成本的考慮,寶鈔司提舉首先就排除了安全線。
雖可防偽,但要用到大量的特殊絲線和金屬,耗費太大了。
水印,相對來說反而簡單。
至于變色油墨和更厚實的鈔紙,讓工匠去研究。
能造錢的那批工匠,技術可是頂級的,難度不大。
但其他種種防偽理念,自然是不如現代腦洞大開。
只不過。
當聽到陸知白的某個想法。
提舉嚇得瞪大了雙眸,滿臉驚愕。
趙致遠同樣愕然,而后卻微微點頭,神色贊同。
目光中,也流露出對陸知白的欽佩之色。
原先就知道,他年紀輕輕就能封侯,必然不是一般人。
如今,只聽了他的一些想法,趙致遠就感覺,沒錯,哪怕不封侯,也遲早成為棟梁之材!
陸知白笑道:“這有什么好詫異的?
得了,下午我親自去一趟提舉司,盡早把樣品做出來。”
……
……
幾天之后。
那偽造寶鈔的主使楊饅頭,已經被朱元璋審問過了。
把朱元璋氣得,心里火冒三丈。
“這樣的大膽刁民,真是少見!更可恨的是那些鄉鄰!”
在此事中,句容縣有一些縣民,幫助楊饅頭,屬于直接參與。
有一個銀匠手藝極好,幫他造錫版,紋理分明。
還有一個造冥幣的,幫他造紙。
這些人讓朱元璋尤其生氣。
有這樣的好手藝,卻不來報效國家。
反倒是做一些不法之事?!
于是。
這些主要出力的人,通通都被咔嚓了,全家盡誅!
至于其他的人。
盡管朱元璋氣極,但他心里覺得,陸知白所言也有一定道理。
北方確實很缺人手。
于是。
朱元璋就下令,將那些人左腳的五個腳趾頭通通剁掉!
而后,在臉上刺下墨字!
這批罪人,被流放至甘肅一帶,去建設城防、屯田。
并且世代為罪籍!
對了,還有造假鈔用的那些印版。
也都被搜了出來,熔煉了。
這天下午。
陸知白懷里揣著新印出來的錢,美滋滋的進宮來。
朱元璋輕描淡寫的,同他講了假鈔案的處理結果。
陸知白聽了,默然一下,然后便笑道:
“父皇,新鈔已經造出來了~”
他一同帶來的還有一本奏疏,詳細的寫明了新鈔的改動。
朱元璋看了眼奏疏,便覺得改動有些大,問:“鈔呢?”
陸知白從懷中掏出一把嶄新的票子。
朱元璋接過來看了,當下眼睛一瞪:
“你好大的膽子!”
這新鈔,還不到舊鈔的一半大。
把原先的豎版,變成了橫版。
上方,中間偏左的位置寫著“大明通行寶鈔”。
右邊則有一個框框,里面寫著“圣上畫像”。
下方標注著“大明開天行道圣至神仁皇帝”。
朱元璋指著那框框,問:“這是什么?!”
陸知白眉毛揚起,答:
“陛下您的畫像呀~現在哪敢定版呢,意思一下罷了。”
朱元璋瞇著眼睛,再次細細打量了下方的標注。
心跳微微快了一快!
雖然面不改色,但臉頰,不禁有些泛紅起來。
這這這……
雖然陸知白沒說什么,但是這馬屁。
潑天之大啊!
朱元璋都覺著有些暈乎了。
著實令人飄飄然!
他甚至很想拍桌子,大聲叫好。
這駙馬,真他娘的是個人才!
把自己的畫像,印在錢幣上,流傳何其廣,可令天下世人日日瞻仰。
如此高明的點子,自己怎么沒有想到啊?!
朱元璋掩飾般的,挪開目光又看向其他的鈔子。
卻發現,這張錢的圖案,變了。
這一張圖解,寫著皇后的。
還有一張,寫著“大成至圣先師孔子”。
又一張,寫著“大圣祖高上金闕玄元天皇大帝”,也就是老子……
朱元璋懂了,頓時陷入沉默,沉吟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