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得知,他們的首領【靄翠】,生了重病……”
“他們自己的郎中束手無策,奢香夫人無奈之下,求助于我們。
開了一些藥,雖有好轉,卻無法斷根……”
陸知白聽了,凝眸沉思起來。
靄翠到底哪一年死的,歷史記載自相矛盾,難以分辨。
靄翠死后。
貴州都指揮馬燁,抱有強烈民族偏見,屠殺彝族,在災年征苛捐雜稅。
他對暫攝貴州宣慰使的奢香,尤其忌恨不滿。
后來,馬燁讓士兵裸露奢香的身體,鞭笞奢香的背部,企圖激怒彝族反擊。
如此一來,就變成了彝族叛亂,他就有正當理由平叛。
奢香受此奇恥大辱,卻深明大義,勸服了怒發沖冠的屬下,避免了戰事。
但她也沒有忍讓。
而是選擇了降維打擊,直接進京告御狀!
馬燁被朱元璋砍頭。
而奢香開置棧道、約束子民不生事作為報答。
彝族人無不感服朝廷的威德。
可謂是皆大歡喜,前提是奢香的忍辱負重。
但如果靄翠還活著,能提供不少助力,或許不會有這些事端。
龐山凝重的說:
“我知曉這靄翠,是貴州宣慰使,貴州現在雖有三方勢力,但仍是以他為尊。
他若是有什么不測,貴州局勢還不知會如何變化,唉,只可憐勞苦大眾……”
陸知白微笑道:
“你能有此見識,不愧是讀過書的。
你的意思我明白,但此事,我要先進宮稟報。”
當天,陸知白就進宮,說明此事。
朱元璋挑眉道:
“你們那什么大蒜素,能否救治他?”
陸知白略作思考,道:
“不敢說。他若是器官病變了,那是沒有辦法的……”
朱元璋點頭說:
“他們常年生活在山林瘴氣中,于身體或許會有影響……”
說著,又笑起來:
“你在貴州那邊,倒是消息靈通。”
陸知白無奈道:
“這只是一個巧合,通過葉長春等郎中,結識的人脈,他們又恰好敢去貴州闖蕩……”
朱元璋微笑道:
“是么,咱倒是聽說你,派了些人,去教他們漢學,還有一些耕作、生產之術。
比如那木薯,在貴州就推廣得很好,聽聞味不甚佳,然可以果腹……”
陸知白面不改色:
“都是以陛下和太子的名義。”
朱元璋笑道:
“大興教化,這是好事!哪怕是一個平民這般自覺,咱也不會多說什么。”
說著,他嘆道:
“先前咱還不覺得有什么,見多了才知道,這彝族土人,真是相當乖覺。
有很多蠻族,瞧不起漢人,更別說學習語言文字,根本就未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