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內義弘頓時如臨大敵。
他很清楚明軍的實力。
大明可是連蒙古人都能打敗,從蒙古人手中奪取了江山。
所以,他已經調動了兵馬。
卻沒有立刻就沖上去。
而是在周邊一些地方設下了埋伏,希望能以逸待勞。
收到福屋家族的敗報與求援,大內義弘皺起眉頭。
明軍似乎比他想象的還要強一些。
他們的火器很厲害!
這使得大內義弘越發堅定了先不要正面作戰的想法。
但是他等了大半夜,都沒有等到明軍過來。
凌晨時,探子回來匯報說,明軍朝東邊去了。
大內義弘有些懷疑。
明軍是真的離開了,還是希望他放松警惕,再殺回來?
如果明軍真的再往東,很快就會離開他的勢力范圍,跑到相鄰的【出云地區】去了。
那是別人家的地盤。
大內義弘思索一番,決定先按兵不動。
但是軍隊埋伏的地方,要往東邊挪一挪。
同時,讓探子出去,繼續打探消息。
他又派了一隊人,繞過明軍所在地,去向出云地區傳遞情報。
如果傳晚了,就把那邊的軍情帶回來。
……
……
“嗖!”
利箭射出,樹叢后面的倭人探子應聲而倒。
秦王握著弓,微微一笑,一夾馬腹,繼續前行。
急行軍了一夜,明軍已有些人困馬乏。
卻非常警惕,防備著前面突然蹦出敵人來。
一路上倒是風平浪靜,只遇到一些望風而逃的鄉勇。
但一條十幾丈寬的河攔在了前面。
河的對面不遠,就有連綿的小山脈。
不斷有消息在戰船和前線之間傳遞。
陸知白得知前面有河,頓時想起了一些知識點,樂道:
“江之川!是這一片地方最大的河流。
過了河,就差不多到石見銀山的范圍了。”
朱楨拿望遠鏡四處看,羨慕道:
“姐夫,你知道得真多,就跟去過似的。”
陸知白只嘿嘿一笑,他確實來過。
雖是走馬觀花,竟還有一絲印象。
朱楨盯著河流看了一會,又望向山脈,跑去和唐勝宗提議道:
“延安侯,我們過了河,就得進山了。到時候如果敵人前后夾擊,怎么辦?”
唐勝宗眉頭微微一皺。
朱楨說:
“這樣好了,過河之前,在河岸邊埋個地雷陣怎么樣?”
他眉飛色舞的,滿是期待。
唐勝宗沉吟道:
“地雷……我早已聽聞此物,但這東西,還真沒用過……”
朱楨得意道:
“是我發明的~對了,陶先生他們也出力甚多。”
這次出海,陸知白的船上也帶了很多地雷。
但不曉得什么時候能用上。
朱楨眼巴巴的望著唐勝宗:
“地雷發明出來,卻有些尷尬,不如火槍討人喜歡……
聽說,也只有西平侯用過幾次。我還沒看過在實戰中是什么效果呢~”
他滿臉寫著,地雷滯銷了,幫幫我們!
剛好,有探子回來,匯報了詳細的河流兩岸地形情況。
他們所在的河西岸,是一片小平原,但兩側是丘陵,有一點阻礙效果。
唐勝宗便點了頭:
“可以試試。埋雷之后,我軍以后就避開這里。”
朱楨開心壞了,連連點頭。
接下來一個時辰。
一艘艘小船不停來回,將大軍運送到對岸。
剩下了千余人,主要在兩里寬、十里長的區域,埋下了兩千顆地雷。
還有一些埋在了刁鉆的位置,丘陵的樹林中。
而后,一群人小心地撤退。
明軍就這樣渡河而過,進入了后世的“大田市”范圍內。
這里多山,是石見銀山的所在地。
海船上,幾人拿著望遠鏡,飽含期待地觀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