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河流的深度,他們已經測量過了,足有丈許深,根本不可能泅渡。
這兩條河流呈放倒的“丫”字形,李文忠便命令集中隊伍中所有的小船,摸黑悄悄搬運到三岔河口以西。
從距離倭軍兩里路的地方,悄悄渡河。
等到攢夠了四五百人,大家立刻就開始繞后突襲。
而后方還有源源不斷的將士渡河而來。
倭軍雖然安排了人在兩側防守,但早就被殺了,因此沒能察覺。
結果自然是大敗,開始邊打邊逃。
既然如此,明軍便開始大量的渡河,繼續跟進。
但在這樣的地形中,行軍速度仍然沒有太快。
敵人就在前面,跑也跑不到哪里去。
而且若估計的不錯,前方還會再有伏兵,倭人不可能輕易放棄他們的都城。
各將領所料的沒錯,不久,他們就遇到了山中第二批埋伏的倭軍,立刻又開始交戰。
戰斗過程中,有一支倭人隊伍,借著地形的便利繞到了明軍后方,想要前后夾擊。
結果,后方居然還有明軍源源不斷的前來。
最后,是他們自己腹背受敵,受不住只能往旁邊逃……
就這樣,明軍隊伍長達十數里,一路前進,不斷的有小股遭遇戰,又打了第三次次大規模的戰斗。
這時,從白天開始算,到凌晨,一天一夜,他們在丘陵地帶行軍四五十里。
唐勝宗估計前面還會有惡戰,便命令全軍休整半個時辰。
然后再次出發。
前面有一道險要的關隘。
果然是有大量倭軍嚴陣以待。
唐勝宗他們也沒有驕傲,反倒很謹慎。
因為距離京都越來越近了,敵方的防守空間不斷被壓縮,或許會拼個魚死網破。
后來發現,實在是想多了。
當倭人察覺明軍戰斗力驚人,火炮火槍果然如逃兵描述的那般強大時,許多倭軍已經失去了斗志。
那么多炮彈,飛過來還會爆炸,就算沒有被打中,也很難躲過爆炸的沖擊,這拿什么打啊?
于是最后一道防線也潰散了,倭軍一哄而散,跑出了山地。
而明軍仍然很小心,繼續行軍。
眼前,忽然之間豁然開朗,前面全是下坡路,地勢變得平坦起來。
天逐漸亮了,可以看到遠處有大片的房屋。
就連隨行的倭人俘虜,都滿臉驚喜之色:
“到京都了!”
“居然真的打到京都了!”
既然已經到了,大軍加快速度入城。
騎兵策馬飛馳,率先進入,發現這里防守力量極為空虛,殘存的守軍簡直是不戰而降。
大明的騎兵,輕易的就在平安京的街道上馳騁。
而唐勝宗和李文忠派人四下查探,發現許多地方都成了廢墟。
他們終于找到王宮,發現同樣如此。
唐勝宗道:“看來飛球營的任務,圓滿完成了。”
李文忠皺緊眉頭,說:“他們的國王和大將軍呢?”
唐勝宗說:“恐怕不好找……”
即便如此,他仍然派人去搜尋。
問了許多宮人,大家都搖頭,都不知道天皇到哪里去了。
甚至,連天皇的孩子也沒看到蹤影。
他們已從廢墟中找出了許多燒焦的尸體,擺放在王宮的廣場上,等待辨認。
至于大將軍足利義滿,有人看到他帶軍隊,往東邊去了。
陸知白早已與他們說過很多遍,幕府大將軍掌握著倭國的實權。
因此,唐勝宗和李文忠乘勝追擊,絕不會讓掌握實權的人流落在外。
這時,陶成道策馬來找他們請示,想要帶人去尋找飛球營的成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