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長慶天皇原本和他是敵對關系,絕對會抓住機會。
這和足利義滿原先設想的情況不同,打亂了他的部署。
他一臉憤怒地拒絕:“我朝還有很多人可以當作使者,我還有重要的事……”
“嗯?”身高一米八以上的秦王,站起身來,走到他面前,低頭瞪著他,“所以,你是想死?”
大塊頭近距離的壓迫感無與倫比。
足利義滿思慮片刻,默默閉上了嘴。
他只能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問陸知白:
“我如果去了大明,還能回來嗎?”
陸知白笑道:“當然可以啊,我們大明又不養閑人,說不定還能給你一點賞賜當做路費。”
朱楨笑道:“說不定你到了大明,覺得太好了,不想回來了呢。”
足利義滿沉默不語,半晌之后,終于答應做使者。
陸知白眼睛微瞇,注視著足利義滿離去的背影。
此人確實有做大事的野心和素質。
最起碼,不管身處怎樣的逆境,都不會放棄希望。
所以,陸知白現在把足利義滿帶走,是因為長慶天皇剛剛吞并北朝,實力不穩,需要一點發育期。
等到長慶天皇地位穩固了,再把足利義滿放回國,讓他們斗去。
天皇和幕府之間的斗爭,不會輕易落幕的。
天皇也知道帶走足利義滿對他大有好處,所以對大明眾人的態度更加友好了。
但這又不是實際利益,沒太多用。
陸知白問了一下明皇恩寺的進度。
很好,已經拿出了完整的設計方案。
既然是以皇帝的名義,這座寺廟占地面積必須大于其他寺廟,佛塔等建筑的數量也會多。
建成之后,還會請一些知名的僧人入住。
如此,陸知白就放心了。
過了兩天。
天皇他們擬好了正式的國書,交給足利義滿。
陸知白的船隊就踏上了回程的路。
既然要回國,帶走的除了周王和楚王的護衛,還有來自山東威海的水師。
唐勝宗又派了一些人,大約有六千兵力護送他們回國。
人數不算太多,主要是糧草的消耗不容小覷。
秦王沒有跟他們一起返回,他留在倭國是一種威懾。
幾天之后。
陸知白他們到了石見地區,下來了一次,查看那里的情況。
這段時間,石見也遭遇過攻擊,但安然地守了下來。
這邊的礦產開發,早已走上了正軌,有了不少產出,其中有大半都是銀子。
反正現在也沒有明確的歸屬權,可以隨便拿~
陸知白三人也沒有拿太多,有個千余兩,能打造紀念品就行了。
對成品倉庫,石見的軍隊必須嚴加看守,絕不能監守自盜。
這些銀子以后可是要當做軍餉的。
本次有十幾萬大軍出征,哪怕一人一兩,也是十多萬兩的銀子啊。
在石見銀山的全盛時期,一年可以產出三十噸以上的白銀。
但現在剛開始開發,規模有限,估計只有個位數的產出。
還是得趕緊把歸屬權正式定下來,避免以后的扯皮,才好管理。
離開石見地區沒幾天,便到了對馬島。
剛好有一批糧草補給,從大明和高麗過來,隊伍正在對馬島歇腳。
陸知白的船隊稍微補充了點糧草。
當對馬島的宗氏得知大明已經平定倭國,一統南北,頓時極為震驚。
隨后就無比殷勤,主動奉上了一些獵物,以及當地特產,還是木材、硫磺那些。
不久,船隊再次出發。
經過濟州島,就沒有停留了,直接向著海洋對面的山東而去。
只是這個季節,風向不太好,沒能順風。
所以有些人每天要負責拼命地踩輪子。
陸知白有時候也會來踩,鍛煉身體嘛。
但這樣畢竟太不方便了。
他咬牙切齒的說:
“也不知道他們的蒸汽機搞得怎么樣了,能不能實際應用?”
有些史料說,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就應用了蒸汽機,這種船被稱為火船。
不然,怎么能用半年時間就從大明跑到了非洲好望角!
雖然當時的蒸汽機,又叫“旱缸”,技術還很粗陋,但好歹是有了,可以說是世界領先水平……
船隊行進的速度比去時慢了一些,但幸好路上沒有什么太大的風浪。
在四月初八這天,船隊到了南京入海口附近。
陸知白松了口氣,他沒有回來得太遲。
看著熟悉的建筑,三人不禁有些近鄉情怯。
甲板上,朱楨望著匯入海中的長江說:
“我們偷偷跑走,父皇不會打死我們吧?”
朱橚有些不相信:
“虎毒不食子,應該不會吧?”
陸知白說:“此事我是主謀,是我牽連了你們。
但如果父皇要打死我,你們可不能不管啊……”
朱楨義氣地說:“放心,父皇要是打死你,我沖上去抱住他的腰。”
他們的船剛進入長江航道中,就被錦衣衛發現了。
錦衣衛乘小船接近,爬上船來,告知他們:
“陛下有令,若兩位王爺和侯爺歸來,即刻進宮面圣,不得有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