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厲害的保養法子。說不定還有更厲害的,需要我們去研究。”
陸知白笑了笑,說道:
“殿下你是皇長孫,以后還會被封為皇太孫,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
朱雄英點點頭,緊跟著伸出小手,動動手指算了一算,說道:
“可是,皇爺爺現在也不算老,父親也很年輕。我覺得……”
話到此處,他欲言又止。
陸知白心中明白,笑著說:
“如果當做興趣愛好,閑暇時也可以學。
但只要權力在手,什么樣的頂級郎中,都可以找來。”
朱雄英聽了,皺起小眉頭,思索起來。
陸知白與他談了一陣子,便去拜見朱元璋。
朱元璋見他又出現在宮里,微微哼了一聲。
陸知白拱手說道:“兒臣有本要奏。”
朱元璋道:“你要說啥?咱好長時間沒有聽到你上奏,別說,還有點不習慣。”
陸知白本就早有進言之意,只是此前時機未到。
如今既已查出傳染源,他便特意進宮面圣。
陸知白說:“兒臣今日進宮所奏之事有兩件。”
“其一,乃是盡快推行全民接種牛痘,用以預防天花。”
朱元璋聽聞,緩緩抬起頭來,眉頭皺起,眼神疑惑:
“怎的突然提及天花之事?難道何處發生疫情了不成?”
陸知白搖頭,神色凝重異常:
“此番皇孫萬幸僅是染了水痘。可陛下試想,若感染的是天花,又當如何?”
朱元璋一聽,頓時臉上閃過一絲不悅,嘴里嘀咕著:
“咱也沒料到宮中竟會出這等事……”
說罷,他微微瞇起雙眼,心中萬千思緒在翻涌,卻并未直言。
片刻后,他轉而問道:
“接種牛痘即可預防天花,此是何意?牛也會生痘子?”
陸知白見此,便耐心地大致解釋起來。
宋朝人便已有接種疫苗的意識,只是那時所用乃是人痘,此法頗為危險。
而牛痘相較之人痘,烈度大為降低,然免疫效果卻頗為相似。
朱元璋聽著,不禁微微點頭:
“聽起來倒是簡便,劃個小傷就可以了。
牛痘竟能預防那令人聞風喪膽之天花,實乃不可思議之事!”
陸知白接著道:“還請陛下善加考慮……或許,也可選定某地當作試點推行。”
朱元璋略一思索,說道:
“便在棲霞試驗!左右也費不了多少事。
但天花可是絕癥,若真有成效,自是要于全國推廣。”
陸知白繼而又道:
“兒臣所奏第二件事,便是如今看來,醫學研究所與太醫院有些不兼容,配合不好。
在疫情防控方面,大明尚有漫漫長路要走……”
朱元璋眉頭輕輕一揚,對此不置可否。
陸知白見狀,進一步說道:
“兒臣提議對太醫院加以革新,任用有膽識、能干事的年輕醫者擔任一二把手。”
朱元璋沉思片刻,說道:
“此番皇孫生病,著實讓咱發現以往諸多疏漏之處。
咱也知曉,你們研究所想有所作為,在手上無權,怕是出不了棲霞……”
他話中有話。
未曾明言的是,太醫院本就權力有限,若再另設機構分權,此塊事務恐顯臃腫。
再者,老朱心里清楚,別看太醫院平日里權力不高,可一旦有人患病,他們手中近乎掌握生殺大權。
朱元璋緊緊盯著陸知白,問道:
“咱可改太醫院之院制,但你敢擔保,你那些人進來,便能做得更好嗎?”
陸知白糾正道:“并無兒臣的人,只有陛下之臣子。”
朱元璋頓時就笑了,說道:
“咱是說,學了你們那些新東西的人。”
陸知白微微搖頭,坦言道:
“兒臣不敢保證。欲成一事,需各方齊心協力、攜手共進,此為人和。”
朱元璋稍加思量后說道:
“機構之名號無關緊要,關鍵在于用人!
那些太醫若愿跟你們學習,自是再好不過。以此加強雙方融合。”
陸知白應道:“他們學與不學,關鍵在于醫官的考核。若考核新的知識技能,他們自然便會用心去學。”
朱元璋點頭稱是:“你所言有理,容咱再思量后再決斷。
牛痘之事莫要忘了。若無他事,咱可要批閱奏疏了。”
……
陸知白回到家中,提筆寫了一封信給夏原吉,詳細地講述了如何從病牛身上取痘給人接種。
棲霞如今人口眾多,不可能一蹴而就全部接種,需分批施行。
當先挑選身強力健、未曾得過天花之青壯年。
若免疫效果良好,再逐步推廣至其他群體。
兩日之后。
夏原吉匆匆來到公主府。
樹蔭之下,陸知白正躺在躺椅上,盯著上空沉思,面無表情。
夏原吉見此情形,滿臉關切地問道:
“恩師,可是有煩心事?”
陸知白側頭看他,又看看一旁的盤中咸魚,嘆道:
“是啊,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有遠慮,也有近憂……
我在想未來的政治斗爭。”
夏原吉聽了雖有些意外,但仍面不改色,拱手道:
“學生愿聞其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