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需要改進。比如這煙囪,應該再加高一些……”
陸知白大笑著說:
“用蒸汽車頭帶馬車的車廂,是誰想的主意?真是一個天才。”
蔣平順羞赧地笑笑。
陸知白說:“這車只能在平路上行駛,大部分路的路況是不行的。但這不是我們車的錯,是路太差了。下一步,就是廣泛修路。”
說著說著,他的笑容逐漸消失。
大明剛剛建國不久,底子還是太差了。
就連許多官道都是泥巴路,也只有大城市周邊的官道是石板的。
大規模搞基建,就得錢,不過在老朱那里,修路的優先級肯定是比水利設施低的,現在也只有通往陜西的水泥路在修……
郭雄文對他拱了拱手,說:
“既然如此,我們還有時間繼續改進這車,把各方面都打磨得更完善些。”
陸知白點頭,安慰道:
“你們也不必著急。這種大型的物件研究出來,想要應用到市場,最少也得一年半載的。市場上流行的東西,永遠比實驗室里的落后一些……”
眾人紛紛點頭。
其實歷盡千辛萬苦,能把這蒸汽機研制出來,他們心里已經很滿足了。
蔣平順問道:“不知侯爺覺得,還有哪里需要改進?”
陸知白想了一想,笑道:
“如果只用在車上,應用場景有些單一,可以用蒸汽機帶動更多的機械。
比如能否把它安在船上,又或者……用在農機上,用來耕田?”
眾人聽了,滿臉的若有所思。
陸知白自己卻哈哈笑起來。
他想玩拖拉機!
一想到古代能出現拖拉機,就感覺非常好玩~
當然了,他想的是那種手扶咆哮式拖拉機。
突突突突突~
不過,他對拖拉機的原理也不是特別清楚,只能盡力向機械大佬們描述應該達成的效果。
好在現在這個車頭,功能已經比較齊全了,繼續研究改進即可。
車頭后面掛載犁、耙等器械,就可以下地耕田了。
問題是車頭的輪子,現在用的是鐵、木打造。
如果要在泥巴里行走,陸知白建議做成履帶式,或者帶葉片的純鐵結構。
簡單商議了一番,機械學院的一眾科研人員,又投入新的研究之中。
就知道研制出蒸汽機,只是一個開始,之后的各種應用和適配才是真正的考驗……
陸知白心里很想獎勵他們,但沒有聲張。
科研獎勵機制,這也是一件待辦的大事。
開開心心的看完了蒸汽機,陸知白繼續查看科學院的其他地方。
到了辦公室。
范顯祖正在奮筆疾書,見他突然進來,連忙把紙張壓到了書下面,和上課寫其他科作業被抓包的學生一毛一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