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識字的人多,話本行業繁榮。我打算設一個年度最佳話本獎,由民間讀者評選。
另外,成立一個文娛委員會,專門管理我名下的話本、戲曲等事務,暫時由你擔任會長,你先去籌備一下。”
這件事安排妥當后,陸知白又想到了更多,便返回機械學院。
既然文娛方面開始評獎,科學技術領域自然也不能落后。
陸知白叫來郭雄文等人開會。
他下達通知,簡單來說,是要成立一個科學委員會。
郭雄文身為大科學家郭守敬的后代,在科研圈子里人脈廣泛,這會長一職自然非他莫屬。
科委會有四大主要職責:
一是負責科學技術方面的評獎;
二是評估新興技術的價值,判斷是否值得深入研究;
三是做好統籌協調,推動技術落地應用;
四是創辦科技刊物,面向全國征稿,編輯發表科研論文。
此外,科委會還承擔聯絡工作,負責搜尋更多科研人才,壯大科研力量。
獎項設置上,將按照農學、醫學、機械、手工藝等類別,劃分多個獎項,設多個名額,每年評選一次。
獎金額度從二百貫到一千貫不等。
科學刊物定名為《天工開物》,對文章格式要求嚴格,
稱為論文,要求對提出的見解有詳細的論證過程。
同時鼓勵農學院、醫學研究所等機構創辦自己的子刊。
入選文章,暫時按千字五貫的標準發放稿費。
為確保評獎和論文評審公平、公正、公開,另外設立科技公證團,負責監督審核。
公證人員由社會各界人士構成,允許兼職。審核通過即可獲得公證資格。
包括在職官吏、有名望的鄉賢、學生、工匠,甚至農民等等。
最后,一些新技術,若愿意與陸知白合作,可簽訂協議,按比例分紅;
不愿意也無妨,反正陸知白手上的專利也夠多了。
若選擇市場化合作,部分收益將作為科委會和公證團的運作資金,以及各項科學獎的獎金。
雖說如此謀劃下來,工作量劇增,但眾人都全力支持,斗志昂揚。
如此,逐步將科學研究正規化、制度化,加上豐厚的獎勵,必定能推動科學技術發展。
陸知白不關心細節,說道:
“行了,大概就是這樣。你們先寫個方案報上來。”
安排完科學委員會的事,陸知白看向蔣平順,說:
“小蔣,還有個任務交給你。咱們皇家科學院,名字雖高大上,但形象模糊,也沒個標志性建筑。
早就有了彈簧,這段時間機械技術也有進步,我想建一座鐘樓。”
蔣平順聽了,略作思考,說:“可是,京師已經有一座鐘鼓樓了……”
陸知白笑著解釋:“我要的不是那種。”
鐘鼓樓是古代傳統的報時機構,設有鐘、鼓,遵循晨鐘暮鼓的傳統。
皇城的鐘鼓樓主要用于夜里打更。定更時,關閉城門;亮更時,開啟城門。
陸知白描述著自己的設想:
“我想要一座高塔,四面都有巨大的圓形表盤,有兩根指針,一根指示時辰,另一根指示刻度……”
蔣平順聽后,笑道:“像是豎著的日晷?”
陸知白說:“日晷靠影子,這鐘表用的是機械,更復雜。
我記得北宋就有人造了水運儀象臺,有復雜的齒輪傳動系統和擒縱機構,你們去查查資料……”
蔣平順接下任務,問道:“表盤要多大的?”
陸知白思索片刻,說:
“直徑三丈吧。你先帶人研究鐘表制作,我來考慮鐘樓的建設方案,至少得十五丈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