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可是我出家之后,還能當王爺嗎?”
陸知白無奈地皺了皺眉,只好直言不諱地說:
“二哥,當下形勢所迫,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你若不趕緊采取措施,就憑父皇嫉惡如仇的性子,恐怕日后你的處境會更加艱難了。
出家雖說會讓你暫時失去眼前的榮華富貴,但卻能換來一份安寧,更重要的是能讓父皇看到你是真心悔過。”
秦王嘆了口氣,說道:
“此事關系重大,容我再好好斟酌斟酌……”
陸知白也不再催促他。
關于此事,自己種種出謀劃策,也算是盡力了。
說起秦王這檔子事,總有人說老朱舍不得殺自己的兒子。
朱元璋確實家庭和宗族觀念深厚。
可老朱在給秦王的祭文里毫不留情地寫道:
“自爾之國,并無善稱。昵比小人,荒淫酒色。肆虐境內,貽怒于天。屢嘗教責,終不省悟,致殞厥身。爾雖死矣,余辜顯然!”
明明白白地說秦王死有余辜啊。
而且還給他定了個“愍”字的謚號。
《謚法》中說:使民折傷曰愍,禍亂方作曰愍。
以老朱的地位手段,他甚至可以修改秦王的生平,把他在史書上包裝成一個好人。
但朱元璋并沒有這么做,毫不隱瞞這些丑事。
寫這樣的祭文,定這樣的謚號,讓秦王遺臭萬年。
這手段比起直接殺了他,更加狠辣,不留余地。
某些人是不是天真的以為,只有物理上消滅,才叫處罰?
陸知白提了出家的建議,便離開了。
去醫學研究所找了擅長治外傷的郎中,再次過來,給秦王看傷。
處理完傷口,陸知白就要回去了。
秦王沖他喊道:“我會再想想的……有空多來看看我啊……”
陸知白點頭,又告誡他:“二哥注意言行舉止,要曉得錦衣衛的厲害。”
……
第二天。
陸知白去工部轉了轉,把冬季枯水期疏通京杭大運河,加入到工部的計劃之中。
昨天秦王府的一些事,朱元璋已經知道了,卻不動聲色。
他心里也在琢磨,讓秦王出家,是否可行?
但他是不會主動提出來的,要提也是秦王自己上書申請。
盡管朱元璋對秦王所作所為厭惡、痛恨,卻還是希望他能夠痛改前非。
為此,一眾皇子像躲瘟神一般不敢沾染秦王,朱元璋心底頗有幾分失望。
倒是陸知白,沒怎么避諱,給秦王送吃的,多加規勸,又請郎中為他仔細醫治,親兄弟也不過如此了。
八月初。
秦王終于是下定決心了。
陸知白所言,不失為一個權宜之計,短時間內,或許能讓父皇怒火平息。
然而,要他真的遁入空門,決然是不可能的。
他每日無肉不歡,讓他去做和尚,簡直如同要了命。
更何況榮華富貴,他又怎舍得輕易舍棄?
于是,秦王決定帶發修行,在寺廟中暫居一段時間。
至于修行成果,不要緊。
重要的是,借此契機改變朱元璋對他的看法與態度。
決心雖已下定,撰寫奏本卻成了難題。
秦王整日冥思苦想,咬禿了筆桿子。
陸知白前來探望。
秦王趕忙請他幫忙撰寫奏本。
陸知白擺了擺手:“這份奏本,最為關鍵的是真摯的情感,文采倒是其次。
若由他人代寫,陛下一眼便能看穿。二哥只需按照自己的風格,心中所想,筆下便如實寫來即可。”
秦王聽后,覺得此言在理。
終于寫下一篇數千字的大白話奏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