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聽,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反復琢磨后,越覺得這話意味深長,不禁笑道:
“你還真是個妙人。我懷疑,讓二哥先出家這主意,就是你想出來的吧?”
陸知白忍不住笑了,好奇地問道:“四哥為什么會這般認為呢?”
朱棣只是微微一笑,并不作答。
此番與朱棣交談,陸知白深感獲益良多。
他暗自思忖,自己的行事風格已然如此明顯了嗎?
朱棣究竟是如何洞察的呢?
想來,這定是對他與朱元璋的性格都有了極為深刻的了解。
這件事猶如一記警鐘,提醒著陸知白,日后做事務必更加周全,切不可自作聰明。
陸知白不禁心生感慨,與三年前相比,四哥著實成熟穩重了許多。
而且,他聰慧過人,極具洞察力,識人之明遠超同齡人。
得承認,人和人就是有先天資質的區別。
然而,思緒一轉,想到朱標,陸知白不由得嘆了口氣。
說實話,他覺得自己與朱標關系雖好,卻總似隔著一層無形的東西。
細細想來,大概還是身份的緣故。
朱標貴為儲君,尊貴無比。陸知白與他交談時,不得不格外留意言辭,不能像與四哥、五哥這些兄弟相處時那般隨意自在。
另一方面,朱標政務繁忙。
老朱對權力把控甚嚴,不太舍得放權給他人,朱標因此承擔了諸多壓力。
雖說年輕,但他的精力終究比不上老朱那般充沛。
陸知白認為,偉人所言極是:“不能陷入具體事務的泥沼中。”
人,不能天天在瑣事里團團轉,應當有更高的理論站位。站得高,方能從大局著眼看問題。
正因如此,他提出“五年計劃”。
并未指望這個計劃能達成什么成就,實質是一種思維訓練。
希望借此引導朱元璋父子將目光放得更長遠,規劃做得更周密詳細些。
要如同卓越的棋手一般,走一步,看十步。
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
時光流轉,很快便到了九月十八。
這一天,是萬壽圣節,也就是老朱的生辰。
這一日,文武百官皆放假休息。
但凡有一定品級的官員,都要敬獻賀表。隨后,宦官會逐個宣讀。
多虧了范顯祖,今年陸知白在應對此事上也挑不出錯。
另一邊,在棲霞。
一出名為《斗貪官》的大戲,正式開演。
這是一部新戲,尚處于試演階段。
需要先收集觀眾的反饋意見,而后逐步改進,最終形成正式版本。
此外,為了積累人氣,此次演出并不收取費用。
戲名簡單粗暴,切中百姓的所思所想,因此吸引了格外多的觀眾。
……
【新年快樂呀寶寶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