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冷哼道:
“當官就安全嗎?那位爺的性子,你們又不是不知道……當官才是最不安全的!”
有人不忿道: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咱們攢幾個錢容易嗎?難道就沒有好一點的辦法了?”
先前報信的咋呼漢子,一拍手說:
“買國債啊!朝廷那條條框框,看得人頭疼,但反倒說明,他們是認真想過的!”
眾人聞言,倒是思索起來。
而“員外被盜案”,因為案情離奇,金額巨大。
也是隨著走南闖北的商人,迅速傳播開去。
把“銀錢放在家里也不安全”的焦慮,帶往了四面八方。
……
武英殿。
朱元璋看著手中密報,哈哈一笑。
對著一旁的陸知白說:
“這一招,倒確實讓一些人動了買國債的心思。”
陸知白笑道:“父皇圣明。如今民間對財富安全心存疑慮,正是推廣國債的好時機。
兒臣不過略施小計,就讓他們明白自家藏財也并非萬全之策。國債有朝廷信譽兜底,自然比民間錢莊能吸引他們。
等國債之事辦成了,那些人存錢真的能取出來,朝廷信用還會再漲一截……”
朱元璋大笑起來:
“你這小兔崽子,亦正亦奇,鬼點子多!不過這事兒還得把握好度,別弄巧成拙了。”
陸知白應道:“兒臣明白。”
此事是他出謀劃策,錦衣衛具體執行,天衣無縫。
周員外本身就是錦衣衛的線人。
那個長工向來老實穩重,得了吩咐。
雙方配合,演了一場戲,把其他人都蒙在鼓里。周家的人都不知曉內情。
事成之后,除了周員外,相關人等便遠走他鄉,隱姓埋名。
就算以后泄露,也沒什么,這又不是什么真正的惡事。
如今,因為此事,民間議論紛紛,對國債的關注度大增。
接下來地方官員趁機講透利弊,國債推廣定能事半功倍。
……
十二月。
皇家科學院內。
“大聰明鐘”規劃完畢,正式開始建設了。
這座建筑,打算采用純木榫卯結構,但一樣要打地基。
這段時間,蔣平順等人很忙,既要改進蒸汽機,又要把車頭應用在其他物件上,還要研究這機械鐘表。
他們的團隊現在越發擴大,取得的成果和收益也是豐厚的。
而且他們都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在整個大明都是頭一份兒,所以越發的上心。
只要在這方面手藝越來越進步,跟著侯爺混,家族這輩子就不用發愁了。
說不定,還能光宗耀祖呢~
而蘇州太倉那邊。
碼頭,又有一些來自海外的船靠岸了。
大明在海外的飛地,黃森屏所在的“定波宣慰司”派出的船隊,歷經漫長航行后終于抵達了。
船隊帶回來許多貿易品。
一箱箱當地特產被搬運下來,色彩斑斕的奇異香料、精美絕倫的手工藝品……令人目不暇接。
還有大量處理好的橡膠,這可是稀罕之物。
陸知白收到消息后,也很是欣喜,把這些橡膠送去了皇家科學院,交給他們研究與使用。
大明和南洋隔得實在太遠了,普通的船往來一趟,基本要花一年。
去年這個時候他不在家,但船隊還是回來了一趟。
陸知白看到橡膠,便想起這事他去倭國之前忘記說了。
晚上與朱長樂吐槽:
“我應該叮囑他們一聲,叫他們運一些橡膠樹苗,到云南合適的地方去栽種。
對了,這事兒最好能聯系沐英,所以還是要跟父皇請示,明兒我就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