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報告,圣上便能更真切地感受建設成果,日后我們行事,也能更得認可與支持。”
夏原吉恍然大悟,趕忙拱手行禮:“多謝恩師教誨,學生已明白了,定當按您要求,精心撰寫報告。”
陸知白微微頷首,寬慰道:“歲末已至,事務繁雜,辛苦你了。”
夏原吉微笑回應:“學生并不覺辛苦,反倒感激恩師給予的鍛煉機會。這三年來,學生如獲新生,收獲頗豐……”
陸知白點頭,笑意溫和:“那便不打擾你了。我去找其他人,再做些安排。”
此時的棲霞,人口眾多,歲末將至,不少人準備返鄉,局勢頗為復雜。
陸知白前往楊士奇處,吩咐他安排人手,整理一份最新的鰥寡孤獨廢疾者名單。
此外,將戶籍在棲霞的民眾,按貧富標準分為三等,再把常住人口中貧困的那部分單獨列出。
之后,依照不同標準,盡快為百姓發放年節福利。
今年的重點是防寒保暖,除大米、鹽之外,還要發放棉布、干草、煤炭等物資。
陸知白說:“如今人口眾多,常住已超三萬,不得不分級分類處理。賦稅取自百姓,一毫一厘,應當用在刀刃之上……”
楊士奇恭敬點頭,拱手應道:“學生明白。”
安排妥當后,陸知白回到府邸,喚來楊管事,著他籌備過年事宜。
在古代,權貴身邊的優秀長隨要求極高,不僅要聰慧伶俐、能言善辯,還得熟知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清楚其背景人脈,宛如一部活的百科全書。
更何況是管事。
楊管事對陸知白手底下的人事關系都了如指掌,且均有往來。
無論是教育領域的研究所、皇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棲霞女校,還是商業方面的百貨樓、春和商業區,以及棲霞的工商、采礦業等。
陸知白感慨道:“時光匆匆,一晃三年過去了。去年我不在家中,今年想好好過個大年。
這三年里,大家齊心協力,取得不少成果。此次年夜飯,不妨辦得盛大些,多設幾個場子酬謝眾人,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周全。”
過年,作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正是聯絡感情、凝聚共識的好時機。
楊管事連連點頭:“侯爺,您的意思小的明白。
那么大學、醫學院、女校各設一場。在京師和棲霞分別為商人、作坊主等人開一場。”
稍作思索,又道:“另外,在侯府周邊再設一場,人選,便由侯爺您定奪……”
這一場,邀請的自然都是手下舉足輕重、備受信任之人。
陸知白點頭贊同:“具體的邀請名單和規格,你先酌情安排。確定之后,制作正式請柬,務必在臘月二十之前發出。”
楊管事應道:“小的盡快落實,隨后呈侯爺過目……”
……
轉眼便至大年三十。
暮色未臨,華燈已上。
遠處鞭炮聲此起彼伏,隱隱傳來。
每處宴會早已布置停當,眾人陸續抵達,齊聚一堂,歡聲笑語回蕩其間。
待夜幕深沉,陸知白來到公主府隔壁的民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