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面露欣然之色,贊道:
“他這腦袋究竟是如何生的,這般聰慧,竟能琢磨出這么有意思的東西!
種田向來艱辛勞苦,如今有了這物件,勞作之累倒是減輕了大半……”
言罷,他悠悠望向窗外,目光中透著一絲向往,笑道:
“這小子倒是不自矜身份,若咱得閑了,也想去體驗一番田間耕作之趣……”
一旁侍奉的宦官趕忙回應:
“陛下心懷天下,心系黎民,廣智侯正是承蒙陛下的教誨,才如此關切農事……”
朱元璋聽聞,微微頷首,稍作思索后說道:
“那些皇孫們也都陸續到了,明日便宣陸家小子進宮。”
……
公主府內,陸知白正對著那幅《駙馬春耕圖》,細細品賞。
朱長樂見狀,興致盎然地揮毫題詩一首:
“駙馬耕春興未闌,鐵犁破垅卷泥湍。
夭桃映日增韶彩,弱柳扶風佐笑言。
豈憚劬勞弘眾庶,惟期阜盛遍鄉巒。
且將丹青留佳話,無負春暉心自安……”
此詩雖或許不及大詩人的傳世之作,但與畫境契合,倒也別具韻味。
陸知白正沉浸其中,宮里忽來人傳訊,告知陸清嶸明日便要入學了。
次日。
小家伙穿戴整齊,背上小巧的書包,緊緊抱著自己的奶瓶,在父母的引領下,踏入了皇宮。
畢竟是入學首日,陸知白與朱長樂放心不下,便一同進宮查看情況。
皇宮里,早已騰好一座宮殿,專供這些孩子們學習與生活。
此刻,眾多皇子皇孫已紛紛抵達。人數漸齊,即將正式開學。
陸知白帶著娃子過來,不禁脫口驚嘆:“天吶,這么多孩子!”
雖早有心理準備,可親眼目睹這場景,便覺得是到了真正的幼兒園。
不多時,馬皇后也翩然而至。
眾人見禮,一番寒暄后,陸知白趁機了解詳情。
原來,孩子們分為兩批,一批與朱雄英年齡相近,另一批則稍小,與陸清嶸年紀相仿。
古人大多時候按虛歲算年齡,朱雄英生于洪武七年,如今洪武十六年,虛歲已經十歲。
他身為皇長孫,自然在一眾兄弟中年紀居長。
其余稍大的孩子有幾位——
晉王嫡長子朱濟熺,他亦是皇次孫,虛歲九歲。
十四皇子朱楧(yǎng),年八歲,已被封為漢王,日后將改封肅王,是九大塞王之一,封地在甘肅平涼府。
十五皇子朱植,年七歲,也已封王,日后會成為遼王,封地位于遼東廣寧。
大公主臨安公主朱鏡靜與駙馬李祺的長子李芳,同樣七歲。
六歲的孩子——
十六皇子朱栴(zhān),即慶王;
十七皇子朱權,也就是寧王。
還有燕王家的嫡長子朱高熾,他是皇三孫。
五歲的孩子里——
有十八皇子朱楩,即岷王;
十九皇子朱橞,即谷王。
此外,還有周王家的嫡長子朱有燉,
晉王的庶次子朱濟燁,
以及二公主寧國公主與駙馬梅殷的長子梅昌順。
四歲的孩子,除陸清嶸外,還有——
二十皇子朱松,即韓王;
二十一皇子朱模,即沈王;
秦王的庶長子朱尚炳;
燕王的嫡次子朱高煦;
周王的嫡次子朱有爋。
算下來,共有十八九個孩子。
其中小皇子便有八位!
陸知白望著這群孩子,心中感嘆:
“這些都是老朱的后代,是真踏娘的能生啊!”
只見皇子皇孫們聚在一起,嘰嘰喳喳,熱鬧非凡。
他們個個粉妝玉琢,可愛至極,渾身洋溢著無盡活力,在宮中四處奔跑嬉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