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呢,是平平常常的手段,也沒什么好大驚小怪的。
陸知白得知查出來了,思索一番,仍是按捺住了,沒有動他們。
左右是有身契在,府中管理嚴格,下人出入都要報備。
留著他,以后萬一還能傳點假消息給對面,樂~
陸知白坐在書房中,思量一番,開始寫信。
之前他覺得收集的ssr卡有點太多,有點養不過來。
但現在覺得,有苗不愁長,有比沒有好。
這種事情,既講究先下手為強,也要看緣分。
不過遺憾的是,建文、永樂朝的一些重臣,現在已經在國子監里讀書了,在新一代的文臣中算得上出身高貴。
陸知白的手還伸不了那么長,不然老朱必定是要起疑心的。
所以,先試著扒拉一下草野中的能人。
比如,郁新。
剛好還是個戶部大佬!
擔任戶部尚書多年,堪稱是明初理財家。
而且慧眼識珠,一手提拔夏原吉接替自己。
為了早日讓夏原吉和他的伯樂團聚,陸知白決定把郁新挖過來!
“這家伙,本名是叫什么來著……好像沒有記載……”
陸知白回想了一陣子,也沒想起來他的本名。
這個“新”字,是朱元璋賜的名。
不過他的字,是叫敦本。
陸知白皺眉思索,這家伙,現在應該是在哪里啊?
又沒有網絡和電話,想要在民間找一個人,沒那么容易。
郁新祖上是蘇州吳縣人,后來祖父搬到了安徽鳳陽。
所以算起來,他跟陸知白還是老鄉呢。
“鳳陽窮鄉僻壤的,有什么好待的?蘇杭好風物,郁新多半還在蘇州讀書吧,在那邊應該也小有文名……”
陸知白最終決定,重點搜尋蘇州地區。
這個差事,則是要拜托沈家。就是沈萬三的后人。
他們是蘇州富商,生意做得大,人脈自然多。
這兩年,沈旺除了自家的生意,還得提心吊膽的幫朱元璋搞錢,又要悄摸的不讓人知道,也算得上是煞費苦心……
沈旺可是上進得很。
每次到京城來,必定要登門拜訪陸知白,請教宮中的一些東西,生怕不經意就觸怒了陛下。
陸知白斟酌用詞,先給沈旺寫了一封信。
緊跟著,又給郁新寫了一封信,請他到戶部來幫忙。
既要狂吹彩虹屁,還要顯得真誠不做作,也是挺難為人的……
寫完之后,陸知白細致的用火漆給信件封口,蓋上廣智侯的印章。
時光悠悠,轉眼到了七月。
陸知白家中的小丫頭,已經周歲了。
陸清岱抓周的時候,抓著小金算盤不撒手。
直把周圍一圈人,笑得直不起腰來。
而在一日日枯燥瑣碎的工作中,戶部的事務也逐漸走上正軌。
目前十二清吏司和戶部總部,人手已經填充了大半,再加上朱標的資源,人手充足。
那些商鋪的賬房,則被陸知白遣了回去。他們終究不適合參與太深,只是應急罷了。
而郭桓案也有進展。
主要就是繼續牽扯到一些地方糧長。
這一次,朱元璋初步發動了民眾的力量。
讓州府縣的官員,層層下發命令,允許百姓舉報貪贓枉法之人。
可以實名,也可以匿名舉報。
所涉之人,大多是各地方的糧長、里長,有頭有臉的人物。
然而說得不好聽,那就是地頭蛇。
就這樣,地方上有一些糧長被牽涉其中,尤其是鎮江等瞞報秋收稅糧嚴重的地方。
老朱的刀,果然沒有入鞘。</p>